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职高生逆袭成麻省理工博士 这路张雪峰规划得来吗?

个体或许很难改变大的现实环境,但改变自己的命运,并非毫无可能

“专科的风还是吹到了麻省理工”,这两天一则热搜消息引起了很多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一位名为“周信静”的男子,在2009年至2020年,从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路逆袭,成为麻省理工的博士生。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职高生的出路,往往就是通往一个薪水平平的打工人,不可能和国际名校的博士生扯上关系。可是周信静的例子却证明,被广泛默认的“不可能”并非牢不可破,有志向、有能力、有坚持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奇迹。

其实在所走过的这一路上,周信静打破了多个“不可能”。一个职高生,有可能考上浙江大学的硕士吗?有可能去腾讯吗?在网络上问这些问题,很多人会告诉你“不可能”,并且会提出很多论据。可周信静的经历说明,追随自己的梦想,还是有可能打破一些刻板印象。

周信静的道路或许很难复制,就像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复杂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可是看他个人做出的每一次关键选择,还是能获得一些启发。他的起点是职高生,然后先去读了一个同样普通的大专,接着去一所双非高校读了本科。

设想一下,如果在他读职高时去咨询网红名师张雪峰,会得到怎样的建议?大概率会建议他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学点技能赶紧工作。因为大专就业并不见得比高职更有优势,还要浪费时间和金钱。

可以说,周信静这一路的选择,都不太符合只看眼前的现实主义策略。他有自己的方向感,并坚持长期主义。有报道提到,自称是周信静前老板的人称,在得知周要离开时极力挽留,但周对自己未来的道路很坚持。哪怕是后来在腾讯做得风生水起,还是要去准备论文和博士申请。彪悍的人生总是不走寻常路。

对于选择不多的普通人来说,多权衡现实条件,做出更有性价比的决策,当然无可厚非。不过问题在于,外在环境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看起来很现实、很有利的选择,长期来看可能适得其反。和周信静一起读高职的同学,毕业后很快就能工作赚钱,当时看他继续花五年时间去读含金量并不高的大专和本科,或许也会嘲笑他不现实。可是再过十年来看呢?

但愿周信静的逆袭故事,能给更多年轻人一些启发和鼓励。如果真有专长和兴趣,还是不要太快地屈从现实,以长期主义的态度努力去追梦。个体或许很难改变大的现实环境,但改变自己的命运,并非毫无可能。

责任编辑:薄晓舟

相关阅读:
起底游戏账号灰色交易链:账号归属存争议,“恶意找回”者多在18到25岁 国家安全部:房东举报诡异绿光,获得重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