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卖5万多元的听花酒:听花酒国际专利未被认定,“高科技”凉味剂竟是常见薄荷提取物。
随着听花酒及其创始人张雪峰背景资料被媒体相继披露,其宣传过程中众多夸张内容也被社会舆论逐一检视。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视3·15晚会曝光听花酒涉嫌违法宣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其自称“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而在该酒早期品牌推广中,还曾宣称“酒质可以‘听’出来”,并以此得名听花酒。
不过,这一夸张宣传内容,两年前就已经被媒体点名批评。
在听花酒一篇名为《酒好不好,可以听出来》的宣传文章中,其称听花酒开创了“五步五感鉴赏法”,将听觉和触觉引入品鉴过程,通过听、观、闻、烧、品五步进行“全感官品鉴”。张雪峰说,“听花”是对中国白酒传统工艺的突破性进步,“酒好不好,可以听出来”。而听花酒的官网则宣称“听花断酒,传说级酿酒技艺”,并称听花酒的酒花“爆裂声音均匀细腻、绵密有力,如春雨般勃勃生机,演绎着醇厚饱满的酒体与丰富的风味成分达到完美平衡的和谐旋律”。对比酒的酒花则“破裂声音强弱不均,间或出现如水溅油锅的噼啪声”。
酒的品质真的可以听出来吗?
2022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中国消费者报》就曾刊文《天价听花酒究竟“贵”在哪儿》,对听花酒所谓“酒的品质真的可以听出来”宣传口号作了批驳。
报道援引中国酒业智库专家蔡学飞的说法:酒品质的优劣由许多因素决定,并且中国酒是风味型饮品,有着强烈的个人偏好,不能够仅凭某一项主观评测判定好坏。“在我的认知里,从来没有听说过单纯凭借酒花来鉴定酒质的。”
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则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判断酒的好坏,学术上讲是“观色、闻香、品味、鉴格”。听花酒满足学术的要求,又增加了大众“猎奇”的品鉴方式,是营销战术,而非营销战略。
对于央视3·15晚会曝光听花酒涉嫌违法宣传所谓“男女同春”效果,《中国消费者报》上述报道也做了质疑。
报道介绍,中国酒业智库专家蔡学飞蔡学飞表示,听花酒的母公司青海春天有制作保健品的背景,不排除听花酒有着相应的研究技术,但是从酒类饮用角度来说,在白酒类中宣扬保健功能不合适,不符合行业惯例,也不是严谨科学酿酒的态度。
“普通食品功能宣称的关注度很高,在现行法规和监管要求下是不允许的。目前一些属于食品基本属性的宣称如低GI(升糖)、低盐、低致敏等,企业目前希望有所突破,可以便于消费者选择。”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如是表示。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援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苏号朋的说法:任何类型的食品宣传均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听花酒是饮用酒,属于普通食品。《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不是以治疗为目的的商品的情况下,听花酒业却对“饮用听花酒对成年男性身体机能影响”进行研究,这一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要求,即使得出了研究结论,也属于典型的伪科学成果,不足采信。听花酒业还发布该伪科学成果的简报,声称听花酒对男性、女性均具有性功能方面的治疗效果,其行为已经构成虚假宣传,误导了消费者,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苏号朋认为,听花酒业为了牟取商业利益,以研究为名对饮用酒的治疗功效进行虚假宣传,应当及时制止该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予以严厉处罚,维护食品安全秩序,避免广大消费者受骗上当。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