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让朋友反目成仇的借款和跨越650公里的执行,终于“案结事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安然

“谢谢各位远道而来的执行法官,房屋终于腾退了!”在内蒙古包头,强制执行案件的申请人李先生发自肺腑地对通州法院执行法官表示感谢。李先生和曾经的朋友赵某因借款产生的纠纷,至此终于画上了句号。

2009年至2016年,赵某多次向朋友李先生借款,作为生意上的周转资金。但之后赵某生意亏本,借款逾期未能偿还,李某无奈之下起诉至法院,并终审胜诉。赵某及其妻子、父亲成为被执行人,有义务偿还款项。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拍卖被执行人赵父位于内蒙古包头的房屋。一拍流拍后,申请人李先生同意以一拍价格以物抵债。但在房屋交接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与赵某沟通,希望他自行腾退,但赵某总以房屋有父母居住为由,屡屡拖延,不愿腾退。李先生曾多次自行登门交涉,不仅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还和赵某反目成仇,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3月20日起,通州法院开展“春日亮剑”执行攻坚行动,此案件作为攻坚行动的一部分,法院通过周密的研判部署,制定了周密的异地强制腾退预案。直到此时,赵某仍然一直以“房屋供老人居住”为由拖延。

鉴于沟通过程中被执行人的消极态度,执行法官决定主动出击,给被执行人形成一定程度的震慑。在与申请人联系后,执行法官获知同为本案被执行人的赵某妻子目前从事演艺工作,以此为突破口,执行法官找到赵某妻子所在演艺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当面向对方说明被执行人涉案情况,要求工作室配合执行工作,避免成为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工具。此后,执行法官再次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告知其如仍不配合执行,法院将派执行法官前往包头进行强制腾退。

此时被执行人终于开始服软,主动向执行法官表明自行腾退的意愿,但提出要在执行法官的见证下交付房屋。与此同时,申请人李先生也希望执行法官能够前往650公里外的包头,保证房屋的顺利交接。

考虑到被执行人的反复无常,4月19日,8名执行人员抵达包头,保障执行工作顺利推进。在涉案房屋内,通过法官的释法说理,李先生愿意以最高标准为赵某父亲保留租金,赵某则坦陈自身财务情况,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偿还所欠债务,当场承诺绝不会逃避执行。

随后,在执行法官的见证下,被执行人交上房屋钥匙,并说明了房屋水、电、气等各类注意事项;申请人当场签署为被执行人保留租金的笔录。

至此,这起双方矛盾尖锐对立的执行案,终于收到了圆满的结果。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长沙霸占车位事件落幕!双方“对话”次日:车主诚恳致歉,栏杆拆除 “掌掴事件”为何双方违法?回应争议就要“精确到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