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昆仑”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侵权假冒犯罪,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7万起,有力遏制了此类犯罪多发高发势头。
工作中,公安机关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紧盯食品、药品、生产生活等重点领域,连续破获安徽“11·4”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四川“8·27”制售假农药案、浙江“1·21”假药案、广东“3·15”制售“非标”线缆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强化产权保护,聚焦创新驱动、营商环境、网络消费,连续破获四川“10·26”侵犯技术秘密案、河南“8·11”制售假冒品牌光模块案、山东“5·26”网上直播带货销售假冒品牌运动鞋案等重点案件,净化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企业投资发展信心;着力强化部门协同,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剑网”“冬奥版权保护”“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青少年版权保护季”等专项行动,联合督办一批大要案件,并围绕重点案件处置、疑难法律问题、信息数据共享等与相关部门开展会商研究,制定出台多项制度措施;着力加强警企协作,开展“惠民利企”调研走访活动,指导天津、浙江等地探索推出“知识产权流动警务站”、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名录等一批“接地气”措施,便利举报投诉,及时破获一批涉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在第四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上,公安机关“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被评选为“新时代加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十大事件之一。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公安部公布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支持全面创新10起典型案例
1、打击盗录传播院线电影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1月,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浙江、辽宁、山东省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在版权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下破获“1·25”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捣毁涉案非法网站、App、网店32个,查获盗版《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等电影45万余部,及时遏制春节档院线电影盗录传播风险,切实维护良好版权秩序,服务支撑文化市场创新健康发展。
2、打击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8月,北京市公安机关根据网上摸排线索破获“8·18”制售假冒北京环球度假区文创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打掉制假工厂2处以及利用互联网售假团伙5个,现场查扣仿造的哈利波特“魔法袍”、围巾、衬衫等文创产品4.6万件、假冒商标标识7.7万件,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3、打击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1月,吉林省通化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7·11”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打掉一个租用民房设立生产窝点、使用假冒包材加工生产假冒国内知名品牌化妆品、通过网络对外销售的犯罪团伙,捣毁生产加工窝点2处、销售窝点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查获假冒品牌化妆品6.6万支,有力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和化妆品市场秩序,有力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4、打击妨害地域特色经济发展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9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公安机关立足本地旅游特色产业,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9·20”制售假冒品牌滑雪设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8处,查扣假冒品牌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镜等运动装备6000余件(套),半成品1万余件(套),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服务“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5、打击侵犯高科技设备专用软件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1月,上海市公安机关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破获“1·5”侵犯高科技设备专用软件著作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打掉一个利用技术破解手段盗版高科技设备专用软件的职业犯罪团伙,查扣存储涉案盗版软件的服务器等30余台、破解工具700余个,切实保障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坚定企业创新发展信心,激发科技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6、打击侵犯农产品地理标志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5月,福建省南平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3·14”制售假冒地理标志农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1名,现场查获假冒“武夷岩茶”地理标志及部分品牌茶叶包材600余箱、泡袋12万余个、茶叶原料78箱,及时推动将地理标志茶叶纳入商标保护范围,依法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切实服务保障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7、打击利用直播带货售假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执法部门通报线索破获“11·17”制售假冒品牌运动服装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打掉制假窝点3处、售假网络直播间3个,现场查扣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运动服装1.3万件,切实净化网络市场秩序,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确保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8、打击制售假冒品牌消防产品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4月,山东省临沂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发现线索破获“9·02”制售假冒品牌灭火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打掉犯罪窝点5处,现场查获假冒多个品牌的灭火器成品、半成品18万个,阀门、喷管等配件15万余个,假冒商标标识50万件,制假原料100余吨,及时消除一批安全隐患。
9、打击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机关根据权利人举报线索破获“8·11”假冒民营企业品牌光模块案,彻底摧毁生产、仓储、销售犯罪全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打掉制假售假窝点7处,查扣假冒品牌光模块成品、半成品8100余块,及时打击震慑阻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犯罪活动,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日化用品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执法部门通报线索破获“4·15”制售假冒伪劣日化用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5名,捣毁生产、仓储和销售窝点16处,查封生产线13条,查获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假冒品牌劣质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15万余瓶(袋),各类制假原料、包材64吨,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公安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支持全面创新4起典型事例
1、创新行刑衔接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典型事例。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牵头联合法院、检察院、新闻出版、市场监管、海关等9家单位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在各县区分设普法教育、警企合作、总部服务、情报预警、宣传融媒等5个特色分中心,融合各部门职能优势,形成打防治相融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新体系。对制售假冒温商品牌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日常巡查和行政执法,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动发现能力,对重点线索的制假源头、主要网络开展研判深挖,实施全链条、全环节的穿透打击。自2021年12月中心成立以来,行政执法部门向公安机关传递制售假冒温商品牌商品线索82条,从中侦破刑事案件65起,打掉制售假犯罪团伙20个,捣毁制假源头30处,查获假冒商品20余万件,有力保护权利人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中心建立重大案件复盘机制,在重大典型案件侦破后组织各成员单位深入剖析犯罪手段特征、挖掘行业突出问题、研究防范应对措施。中心现已组织案件复盘30余次,先后向20家被侵权企业通报了相关情况,帮助权利人企业有效提升预防预警能力。
2、前移工作阵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典型事例。无锡市公安局在全市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并纳入《全市公安机关服务经济护航发展十六项举措》强力推进,实行实体化运作、嵌入式办公、问诊式服务。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每周安排民警现场办公,直接受理案件、登记举报线索、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快速受案、协作共建、宣传引导等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将服务前哨打造成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第一服务“窗口”、敏锐情报“探针”和护航发展“引擎”,同时,组建公安、检察、法院、市场监管、工商联“五位一体”知识产权“维权联盟”,最大限度发挥协同保护作用,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保障产业行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全省首个“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在无锡电动车产业园挂牌运行,并将逐步拓展到全市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服务前哨集群体系,努力打造成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哨”。公安机关已通过服务前哨获取线索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企业守法经营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
3、搭建数字平台创新警企协作模式典型事例。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设立“知识产权云警务室”微信小程序,围绕“商标、著作权、专利、商业秘密”四个板块定制开通知识产权报案材料网上预审通道,提高对接企业和审查工作效率。建立固化知识产权警情“双报制”,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将案件信息报送同级人民检察院,便于公安检察机关联合研判指导企业依法高效维权。“云警务室”系统集成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查询库、典型案例库、教程视频、PPT课件库,邀请检法机关、市场监管、网络理政等部门和专家学者融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专家智囊团”,为企业提供线上法律咨询、研讨会商服务,建立起了“事前防范、事中取证、事后联打”的一体化全链条打防警务机制。小程序试运行以来,已有785家辖区内科技型企业注册登录使用,通过法律宣传、风险提示、报案引导、专题讲座及定制培训等系列线上数字化服务,共帮助76家企业消除风险管控盲区56处,开展企业风险评估126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25条,通过该程序接收线索受理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起,获得辖区企业广泛好评。
4、坚持“以打促治”护航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事例。浙江省杭州市公安机关聚焦打击犯罪主责主业,突出大案侦办,连续3年开展打击制售假冒“西湖龙井茶”专项行动,推动整治行业乱象,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针对冒充“西湖龙井”对外销售等侵权假冒犯罪突出问题,杭州市公安机关聚焦茶企行业“潜规则”,紧盯清明节前后茶叶采摘上市关键节点,主动研判,周密部署线上线下同步打击,严厉整肃贩假“反面典型”,破获一批重大典型案件,抓获一批职业制假售假犯罪分子,有效发挥刑事打击的震慑作用。工作中,公安机关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通过案前互通互联基础信息、案中强势推进联动执法、案后复盘商议监管对策等措施,打击震慑一批、移送处罚一批、发现问题一批,不断推动优化改进西湖龙井茶种植、交易流通、品牌保护工作方法,切实提升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打假工作效能。同时,坚持以打促治,积极推动出台了《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探索了一条全方位、立体化、全要素的地理标志产品刑事保护新路径,有效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