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医生的解释为何难以服众

近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湘雅系医院再次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湖南长沙有家长反映11个月大孩子上颚出现黑色肿块,花300元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看专家号,专家初步诊断疑似肿瘤,待查待排。处理意见是住院手术治疗。家长表示,因湘雅医院没有床位,又到另一家医院就诊,结果发现是莲子壳。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医生的解释为何难以服众

该事件引起舆论风波后,涉事医生在其朋友圈里对诊断理由进行了解释,认为其做法比较合理。对于尚难确诊的病例,门诊医生下达一个疑似诊断,然后加上“待查”“待排”等后缀收治入院,是常见的一种诊疗操作。从这个角度看,该医生对这个孩子初步诊断为“右侧颚部肿块性质待查?先天性胚胎瘤待排?”并将之收治入院,似乎中规中矩,不应受到质疑。

问题是,这个病例是否“尚难确诊”,值得追问。倘若医生想到了疾病诊断的各种可能,并实施了常规检查之后仍难确诊,“尚难确诊”或可成立。但从门诊病历来看,医生当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异物的可能性,甚至连常规的探针检查都没有做。

医生对此解释称,他之所以不采取探针检查,是因为他认为,探针刺入孩子的口腔软组织内,可能造成继发损伤。然而,相比影像、抽血化验等排查肿瘤必需的一些检查,探针检查不仅损伤小得多,而且操作简单,收费很低。因此,该医生的解释未免显得牵强,缺乏说服力。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当时的医疗水平”成为衡量医疗行为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在这次诊疗过程中,在场两位学生已将探针摆在了涉事医生面前,而且外院医生也很快发现“肿物”是莲子壳,从这两点来看,这位口腔医学专家对该病例的诊疗,很可能低于“当时的医疗水平”。

虽然在该事件中,公众没有必要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将医院及医生往坏处想,但这无疑是个提醒,在出现质疑声音后,医院有义务作出更信服的解释。

湘雅二院因刘翔峰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头浪尖之后,医院迅速启动自查自纠专项行动,15名医生被处分。医院快速实施内部整顿值得肯定,但此举在社会上同样引发了一些质疑,自查自纠是危机公关,还是刮骨疗伤?医院若想回应好这些疑问,不仅要持之以恒地对违规违纪行为从严处理,也有必要对“莲子壳被诊断为疑似肿瘤”等医疗行为进行一次清理。

医院的信任之墙建设不易,经受不起任何应急式回应、公关式检讨等做法的折腾。医院若发现自身有问题,就应勇敢认错并承担责任,在事中做好解释,维护好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事后回应好质疑,用务实与诚恳修补信任缺口,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

此前报道:湘雅医生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当事医生作出8点回应

(健康时报周欣雨)近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湘雅系医院再次登上热搜。湖南长沙有家长反映11个月大孩子上颚出现黑色肿块,花300元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看专家号,专家初步诊断疑似肿瘤,待查待排。处理意见是住院手术治疗。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医生的解释为何难以服众

1岁宝宝“莲子壳粘嘴”被诊断为肿瘤:专家挂号费302元

家长表示,因湘雅医院没有床位,又到另一家医院就诊,结果发现是莲子壳。

健康时报注意到,涉及此事的医生是湘雅医院口腔专家翦姓医生,现任湘雅医院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据介绍,翦医生已经在湘雅医院工作50余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口腔医学专家。

“将莲子壳误诊为肿瘤”究竟是怎么回事?

病历上初步诊断结果为“待排查”,而非确诊

根据家长提供给媒体的病历单来看,医生在病历上下的初步诊断是“右侧颚部肿块性质待查?先天性胚胎瘤待排?”,并且打上了两个问号,并没有直接确诊。

根据医生的“体格检查结果”,医生在病历中写了“扪及硬”,基底宽,活动度小”。医生用手去扪了异物,并非看两眼就下诊断结论。医生检查后写了一个“初步诊断”意见,怀疑是肿瘤,写了“待查”二字。

资料图

资料图

医生回应:没有用探针是担心婴儿口腔粘膜的继发性损伤

事件引起舆论风波后,翦医生在朋友圈对当时的诊断过程作出回应表示,当时做住院处理的8点想法,考虑到是一个11个月的婴儿,接诊时既要考虑诊断问题,又要考虑婴儿口腔粘膜不受继发性损伤的问题,所以做了以下考虑:

1。婴儿在没有自主支配行为意识的情况下,我只能用手轻轻的捏着鼻子,让孩子张开嘴后进行检查;

2。口腔科的门诊检查应该用检查盘中的三件器械,即口镜、摄子,探针。但是,对这位婴儿,在场的2位学生为我打开了盘子和其中的器械,但我没用,当时的考虑是小孩无自主意识,锐器放入嘴内在小孩子动时探针会刺人口腔软组织内,造成继发损伤;另外,也没有用口镜用力压下颌无牙的牙槽嵴的粘膜而出血,同时损伤牙槽嵴的粘膜;

3。是釆用了轻捏鼻子让口呼吸时小孩张嘴检查口腔情况和腭部情况;

4。检查高起物体硬度与基底情况时,使用了2根棉扦并拢从后部及中近面向牙槽嵴方向各推了2次,高起物无动度;

5。当时想用探针插入高起物基底挠动的,怕粘膜损伤出血加上患者哭时两个因素而发生误吸使患者得继发性肺炎或误吸,所以,没有进行这种处理;

6。当时本想给开个CT检查后再处理,考虑到11个月的孩子做CT幅射太大,时间要预约;

7。所以告知患者家属开住院证后再进一步处理会比较安全、科学,孩子无痛的情况下检查会更方便,经得家属的同意,开了住院证;

8。开住院证必须有初步诊断才能符合入院条件,经过使用我所掌握的知识范围,给了初步诊断:(1)肿块性质待查;(2)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病史,只有畸胎瘤待排比较接近病史和检查结果,所以作了这两个诊断,开了住院证。

微信截图

微信截图

9月12日,翦医生再次在朋友圈发布了回应,“我把我当时为什么没有直接用口腔探针去从这个物体底部挠动,是怕造成婴儿口腔粘膜的继发性损伤,如果一个11个月的孩子出现窒吸门诊没有处理条件,而改用2根棉扦并扰探试物体硬度和基底的宽度后,而争得患者父母同意开住院证入院进一步处理。”

当事医生曾因宣传槟榔致癌,被“威胁封口”

公开信息显示,翦医生一直致力于“咀嚼槟榔致口腔癌”的研究,曾发表论文《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口腔癌的研究进展》,曾因宣传“槟榔致癌”被威胁。

2019年9月12日,翦医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人给我打电话,质问我说槟榔致癌有什么依据?他说今年当地槟榔卖不出去,让我停止相关宣传”,并表示自己不止一次因为宣传槟榔致癌遭到威胁,早在2014年,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跑到自己的门诊威胁他说:“再宣传槟榔致癌,你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相关新闻

湘雅医院上热搜!11月大小孩看病,专家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院方最新回应……

9月8日,#湘雅医院回应专家将莲子壳诊断为肿瘤#的话题登上热搜。

据北京时间时间视频报道,近日,湖南长沙有家长反映11个月大孩子上颚出现黑色肿块,花300元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看专家号,专家初步诊断疑似肿瘤,待查待排。处理意见是住院手术治疗。

家长表示,因湘雅医院没有床位,又到另一家医院就诊,结果发现是莲子壳。湘雅医院回应称,目前已接到相关反映,会进行讨论研究,并给家属一个解释。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医生的解释为何难以服众

资料图

资料图

据官网资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始建于1906年,位于长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南大学的附属医院,是我国重要的临床诊疗、医学教育与科技创新中心。

相关阅读:
北京一感染者接到流调电话取消原定聚餐看电影被点赞 记者调查:所谓健康饮料越来越多,靠喝饮料养生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