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如果一个综艺火上热搜,你不再好奇,而是有抵触情绪;

如果你看到了众多博主推荐的“种草”好物,心里不起波澜,而是怀疑背后有营销手段;

如果你看到一部满屏高分的影视剧,却不想立刻跟风追剧;

有以上状况的话,说明你和一些人一样,正在排斥“网络热度”。有人为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医学称谓:“热度排斥症”。

曾几何时,跟风追剧、到网红地打卡、被“种草”后买买买等行为盛行一时。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患上”“热度排斥症”,与热度保持距离,甚至逆向而行。

从追逐到抵抗,究竟什么变了?

网络热度,为啥不香了?

生活在北京的27岁网友“多多”,自称是“热度排斥症”的“中度患者”。

一些热剧,她都是隔了很久再看。对一些博主推荐的热门物件、新生活方式和旅游景点,也会先冷眼观望。

“我看电视剧就这样,不喜欢追剧,一定要等到这部剧播完了,先去看看大家的反应,等评分回归真实了再看。博主推荐的化妆品、网红景点什么的,我不会去追,就想着等等看再决定。”

在她看来,一些热度是看不见的营销之手和算法在合力渲染,然后形成大量相关的话题片段和掺水好评,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

“我不喜欢那种被某些“炽热”上头后,满心期待被人造热度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喜欢舆论平静下来之后,真正去揣摩和欣赏的感觉。”她这样告诉央视网记者。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最近一段时间,“热度排斥症”的相关话题,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网友多多,也只是万千“热度排斥症”的“患者”之一。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抛开个性因素,他们的普遍“症状”是,在信息消费时,对大众趋势和信息热点反映“慢半拍”,甚至无动于衷。他们对海量网络信息和热搜推荐,有自己的接受逻辑和取舍机制。等热潮退去,口碑沉淀后,他们再决定是否“追”,是否为之买单。

“症状”的背后,是一场攻防博弈。

热度排斥,一种应激反应

对大部分人来说,获得热门信息和“种草”好物的方式,是社交媒体上的高位热搜和博主们的好评推荐。这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时代趋势和进程。

热度应该是大众审美的结果,不过这几年有“被玩坏了”的趋势。

一些影视作品不重视质量,剧情粗制滥造,演技“辣眼”,台词“烫嘴”,影视公司却砸钱在宣发上造势。“空降式热搜”“包场式打分”频频出现,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后,直呼上当。

一些“种草”平台疏于审核,大量推送网红景点信息,看似是人间仙境,美轮美奂,可网友们打卡后才发现,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浪费时间和金钱不说,有人因为去了未开发景区,遭受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一些网红门店、网红商品被探店博主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名不副实。销售量、点赞数“人为注水”,让消费者有种“花了钱反被戏弄”的感觉。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在万物互联的大潮中,人们占有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被信息占有。

即使信息为真,只有热度,缺乏深度,久而久之,深度思考能力极易在浅思考中消磨,让精神的田野越发荒芜。

物极必反。连接是互联网的特质之一。过度连接并附着商业利益,让一些网友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对“热度”的不信任感爆棚,进而奋起“反忽悠”“反驯化”,拒绝当算法下的“数字韭菜”。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龙告诉央视网记者,在某种程度上,“热度排斥症”是消费者个人意识的觉醒,自主应对恶意营销、恶意炒作,排斥热度,剔除与己无关、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不再被平台的议程所引导,而选择制定自己的“个人议程”。

“热度排斥症”的出现,反映出一些网友在进行某种反思后,将自己的注意力与热点事务“松绑”。他们排斥虚假的、庸俗的热度思维,对本我思想进行保护。

找回“审美版权”

面对巨量繁杂信息,给自己留下理性的思考空间,冷静地深究、质疑、诘问才是真的智慧。

要想不被无意义的信息裹挟,还应注重阅读和思考,构筑自己的“审美版权”。

王炎龙教授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生态发展需要理性力量,也渴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更加注重独立和理性的思考,维护自身的审美版权。这有利于让网络生态回归到一种更健康的状态。

央视网:“热度排斥症”是个什么“症”?

排斥热度,也要有审慎与理性的一面。轻易的追随和排斥都不可取。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一切热度,以此标榜特立独行,这不是个性,反而是另一种盲目。

“排斥热度不能为了排斥而排斥,不应因噎废食,一味抵制。理性地排斥人造热度是警觉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反叛’,则会为自己贴上假面。”王炎龙教授表示。

虚假的热点被挤出后,需要有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去填补。比如,年初振奋人心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女足亚洲杯决赛逆转夺冠,或者平凡英雄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救人的事迹,这类与时代紧密关联,能体现国家发展、民族凝聚力和精神面貌的热门事件,不会也不应被无视、排斥。真实感人的情绪,理应有更多“露脸”的机会。

“热度排斥症”的出现,警告那些“竭泽而渔”式的网络营销注定会失去顾客,恶化网络生态。要真正形成情感共鸣,在于提供真实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不被热度俘获,不甘被浅层信息灌溉,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热度排斥症”,这个自嘲是病的名字,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掌握的一种网络生存技能。

学会它,越快越好。

责任编辑:张迪

澎湃新闻:贾浅浅只是“贾平凹之女”吗? “一针瘦6斤” 他们把糖尿病处方药当“减肥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