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八九成真实”的二舅,依然令人动容

世间的二舅,和视频中的二舅,确实不完全一致。但一个主体真实度很强的人物,一样在我们内心投射了深沉的人性之光

近日,《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11分钟视频爆火。UP主“衣戈猜想”在视频中讲述了二舅“阿甘”式活着的故事,向众多网友内心注入强大“治愈力”。“二舅”由此成为全网关注焦点,也引发各种争议。其间,关于“二舅叙事”真实性的质疑声不绝于耳。7月29日,“二舅”的多位邻居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了其生活的更多细节。此外,也有媒体跟进采访,使得现实中的“二舅”形象更为立体、清晰。

“八九成真实”的二舅,依然令人动容

事实胜过雄辩,所以需要把事实“拉出来溜溜”。

视频的“二舅叙事”可以概括为:“天才少年”初中时打针落下残疾,自此离开校园,学会了木匠手艺,帮人做家具成了他的谋生手段。他经历了一场不符合社会伦理的爱情,无疾而终。其后领养了女儿宁宁,并在宁宁结婚时,拿出一点点攒起来的十几万积蓄,给宁宁在县城买房子。66岁的他,悉心照顾着88岁的母亲,出门干活也带着。

而根据各路媒体“回访”信息,二舅确实以木工为业,其身残志坚,活出自我的“人设”并没有倒塌。但“衣戈猜想”在视频中的叙述确实和乡邻信息在时间和看法上有出入之处。例如,原卫生院老院长表示,二舅得的是小儿麻痹,不算直接打针打坏的;二舅88岁的母亲由5个儿女共同赡养;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二舅就办理了残疾证……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必须较真的话,老院长等人的说法也需要进一步甄别。此外,人们也不会因为“五个子女共同赡养”就认为二舅照顾母亲的情节失真。正如“二舅”的多位邻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视频内容“八九成是真的”。

既然如此,就不必苛求一个“符合完美想象”的二舅。公众的视角、观感,和叙事样本的呈现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这是客观事实,难以避免。我们并不能要求某个作品的主人公,必须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否则就不能成立。以个体的人生体验,去“挑剔”他人的人生经历,顺我者“佳”,逆我者“劣”,显然是可笑的。

也有人纠缠于up主这一作品的“幕后”,认为其立意和性质存在硬伤,甚至只是在歌颂苦难、消费苦难。其实,对一则11分钟的视频作品,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不必上纲上线,予以先入为主的苛责。视频拍摄者作为二舅的亲属,在叙事角度和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上有所安排是无疑的,但没有另造一个“二舅”,更不至于“居心叵测”。

“八九成真实”的二舅,依然令人动容。世间的二舅,和视频中的二舅,确实不完全一致。但一个主体真实度很强的人物,一样在我们内心投射了深沉的人性之光。二舅人生的不幸,是我们所熟知的“不能承受之重”,可以说,很多村庄都有一个“二舅”。而二舅在这种情境中的挣扎、坚守、热爱,在“渡”了他自己的同时,也让无数人领略到了不惧命运、坚韧不拔的震撼性。做一个强大的“歪子”,不做迷茫的“树先生”,更以一己之力展现爱的胸怀,这是二舅给这个乡村社会作出的贡献。

对一则视频作品发出不同声音,有着可以理解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将“争论”建立在包容、温和、理性的框架内,实现和而不同的“争鸣”效果,更有意义。因而,对于“二舅”所表现的阴谋论、污名化则可以休矣。

耳闻目睹间,关于“二舅”的争论已让不少人互相“拉黑”、互为陌路。这样的情景令人愕然也惋惜。这不是up主所希望的,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希望人们都能从一个故事中寻找力量,产生共鸣,而不是寻找分歧,继而在人际中无谓分裂。否则只能说明,我们“听故事”的能力越发下降了。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牡丹江通报无证校外培训机构体罚学生:涉事人员被行政拘留15日 中金公司月薪8万的交易员被停职调查 券商薪资递延支付已成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