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让每一个作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每一个程序漏洞得到弥补,才能让人真正安心,维护好这一重要考试的公信力。
“谁会做高三题,数学,帮个忙,我可以出钱……”在2022年全国高考首日,数起疑似泄题事件曝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迅速侦查后查明: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另外两起系恶意编辑的“占坑帖”,即考生先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
教育部表示,对所涉考点,相关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已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并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对违规考生和失职失责人员严肃处理。
今天,高考仍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它展现着无数学子多年寒窗苦读的成果,也寄寓着他们走向未来、改变命运的美好希望。保障公平公正的应考环境,是高考公信力的重要前提。而高考作弊行为,无疑是对考试公正性的极大伤害。要知道,关键时候,哪怕是0.5分,也可能关系到考生能否步入理想大学,会不会被恶意舞弊者抢占优质教育资源。
就被曝光的作弊事件而言,不管是公众的强烈关注,还是有关部门的严肃处理和迅速回应,都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共识:高考公平的底线不容触碰,对舞弊乱象必须保持零容忍。对于相关事件中的更多关键事实,只有严肃彻查,查缺补漏,才能更好地维护这场重要考试的公信力,坚定人们对公平正义与规则意识的信心。
拿甘肃某考生作弊一事来说,公众有几个核心疑问:该考生是怎么躲过安检、顺利把手机带进考场的?又是怎么逃过监考人员的目光将试题拍照,并绕过信号屏蔽系统、成功连网发到QQ群里“求助”的?
在去年的湖北考生搜题作弊事件中,涉事考生也是顺利将手机带进考场,拍题、连网并向某搜题App“求助”,被App工作人员发现后举报。
对此,有关部门还需在查明真相的基础上,在薄弱环节加强防范,及时更新技术手段,弥补程序性漏洞,避免有考生故伎重施。
2022年6月8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在蜀山区五十中西园校区高考考点外,考生的家人等待考生走出考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且,有必要再次重申的是,高考作弊绝不仅仅是违反诚信原则的道德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正的法律问题。《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信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教育法也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1年以上3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针对“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甘肃考生作弊”一事,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答复称,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无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正在对该情况进一步处理,将及时发布情况通报。
相信有关部门在查明真相后,作弊学生会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为自己无视规则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如果监考人员存在失职行为,也会被严肃问责。严打考试作弊,就是为了让试图作弊者意识到违法违规的成本,不敢在高考这片净土上随意伸手。
另外,对于近几年出现的作弊“新套路”,还需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比如,所谓“占坑帖”,就是一些个人或社会培训机构通过网站论坛、QQ空间等先发布无关帖子,等考后再将试题内容重新编辑至帖子中,以此制造“押中真题”的假象,并以此为噱头宣传牟利。这一“新名词”也位列去年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公布的涉高考诈骗案例之中。
2022年6月8日,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考点,考生在第三门考试科目结束后与家长相拥庆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此,除了要加大宣传,增强家长和考生的警惕意识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性监管手段。例如,既然有人试图利用时间差制造“押题假象”,那么类似标明帖子的创建和修改时间、设立高考作弊举报专门通道等平台设置,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造谣和蒙蔽他人的操作空间,让类似的套路无法得逞。
高考公平事关千家万户,诚信应试的底线不容触碰。在高考考场中,没有一份努力应该被辜负,也不该有一次作弊被纵容。只有让每一个作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每一个程序漏洞得到弥补,才能让人真正安心,维护好这一重要考试的公信力。
撰文/任冠青
相关报道:
考生为何能带手机进入高考考场?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称已启动调查(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6月7日下午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数学全国乙卷等部分试卷图片。6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情况通报称,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甘肃考生考中作弊。记者多方了解,今年高考之前,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还发布了全省国家级考试警示教育案例,其中2019年兰州一名参与高考作弊的考生被判刑。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已启动调查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结束,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疑似全国乙卷的数学题遭他人拍照上传至QQ群寻求解答,而从网友曝出的截图来看,此事发生在7日下午4时左右,尚在高考数学考试期间。6月7日晚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一接线工作人员回复媒体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有待公安机关核查。
6月8日一早,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情况通报,经公安机关迅速侦查,已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
对于通报中的这名考生是为何能带手机进入考场,且为何在手机信号会进行屏蔽的高考考点内还能登陆QQ?6月8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联系了甘肃省教育考试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据他了解,该院已经启动了对这一事件的调查,但他自己并未参与。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秘书科,一位工作人员留下了记者电话号码,表示针对此事正在安排部署调查中,有消息会第一时间联系记者。
甘肃多地市否认并称管理严格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情况的通报中提出,对所涉考点,相关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已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并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对违规考生和失职失责人员严肃处理。
此外,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已再次向各地教育考试机构提出要求,进一步加强后续考试的考场监管,严肃考风考纪,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6月8日上午,记者拨打了兰州市教育考试院的举报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该考生并非来自兰州市,“问了上面也没说。”对于考生为何能将手机带入并有信号发出照片,该人士也表示很吃惊。事发后,当地考试院再次对考场监管进行了提醒。该人士表示,当地此前已经做得很完善了(不会让考生钻空子)。
当天,甘肃省陇南市招生考试办公室的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并不清楚作弊的事情,“我们市一直从严要求考试。”随后挂断了电话。武威市教育考试院的相关人士也听到记者采访来由后,称工作很忙随即也挂断了电话。
当地有考生曾参与高考作弊被判刑
今年高考前,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在其官网发布了一组全省国家级考试警示教育案例。其中兰州一考生此前因参与高考作弊被判刑。
案例显示,2019年6月8日下午考试结束前,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线索,兰州某考场考生骆xx存在重大考试作弊嫌疑,区招委会与公安机关紧急研究,以较为稳妥的方式控制了犯罪嫌疑人。2019年6月10日,骆xx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7月16日被逮捕。
2019年9月5日,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检察院以骆xx犯非法提供试题罪向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骆xx于2019年6月7日至8日在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期间,利用手机接受他人用QQ发送的试卷答案,后骆xx用手机拍摄试题利用QQ发送给他人。
红古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骆xx无视法律,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提供试题,其行为符合非法提供试题罪的构成要件,并于2019年10月10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作出判决,判决骆xx犯非法提供试题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作案工具手机两部、智能手表一块依法没收。
另悉,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之(一)和第九条规定、《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骆xx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科成绩无效,并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三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湖北去年也曾被通报一起高考作弊事件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高考期间,教育部也通报了一起湖北高考生作弊事件。
为考生开考后用手机拍照发送考题,系考中个人作弊,不存在考前泄题。教育部第一时间责成湖北省立即开展调查,严肃处理。经查,该考生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于开考46分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未获)。考生已承认作弊行为。目前,该生已被取消所有成绩,并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同时,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涉事监考人员已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
针对5G手机作弊等新情况,今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考前曾对媒体公开表示,今年高考严格考生入场检查和考场监考,推行手机集中管理,保障屏蔽设备正常运行,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多种手段,努力做到手机带不进、藏不住、用不了、传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