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与疫情赛跑!上海最大方舱医院顺利交付

4月11日,中建二局承建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项目B区2号馆交付,该馆面积5万平方米,可提供超7800张床位。项目分为污染区和限制区,污染区为患者收治区域,限制区位于室外,仅在B区2号馆外就配置了753间集装箱,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医护人员及警察、保安、保洁人员休息、书写和等候等功能。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项目共有八个展馆,全部区域建成交付后,预计可提供5万张床位,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

中建二局室外停车场集装箱式板房的施工现场,十余台塔吊火力全开

中建二局室外停车场集装箱式板房的施工现场,十余台塔吊火力全开

重视细节,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走进方舱医院项目B区2号馆,放眼望去,一个个方舱整齐排列,里面配置着淋浴间、热水器。中建二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项目现场片区负责人苏宪新介绍,为了尽可能给医患人员提供良好环境,项目配备了充足的电热水器,保证淋浴需要。同时,中建二局建设者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以1:20的比例,建设了347个移动厕所,并采取集中排、集中抽形式,让污物不在移动厕所内积压,在充分保证方舱内患者使用需要的同时,创造干净卫生的环境。

在医疗人员集中的区域,建设了污物暂存室,分类收集、中转存放医护人员区域的污染物,包括使用后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

此外,在方舱外部,中建二局团队还设置了52间由活动板房搭建而成的护士站,是医护人员进入方舱前的工作用房。站内水电、空调、照明、洗浴等功能一应俱全,可满足日常工作与生活需求。

方舱医院项目B区2号馆独立洗手池区域

方舱医院项目B区2号馆独立洗手池区域

方舱医院项目B区2号馆洗浴等功能活动区

方舱医院项目B区2号馆洗浴等功能活动区

严格要求,打造方舱“呼吸道”

方舱医院项目建设标准高,尤其对通风系统有严格要求,工程最难的部分也是12000平米的通风系统安装。风管作为整个方舱的“呼吸道”,担负着排出污浊空气、输送清洁空气的重要功能。安装过程边设计边施工,协调资源非常困难,需要搭建四个16米高的钢结构骨架支撑竖向大型通风管道,这些通风系统将起到排出方舱内污浊气体,送入清洁空气,对医护人员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利用通风空调将污浊的空气排走,把新鲜的清洁空气输送到方舱内,这是净化方舱空气最有效的方式”。中建二局援建方舱医院风管安装组组长张海波说。

由于场馆面积大、跨度广,缺少支撑结构,建设团队需要悬空固定50米的通风管道,单根通风立管焊接完成后重约3至5吨,对于工期仅为3天的方舱医院改造项目来说有很大的施工难度。

中建二局建设团队集思广益,根据现场条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通过一组支架支撑两根风管,采用逐段焊接固定等方式,确保风管伸出采光顶20米的稳定性,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清洁的空气。

中建二局项目工人正在安装风管系统

中建二局项目工人正在安装风管系统

中建二局负责安装的污水处理管道器

中建二局负责安装的污水处理管道器

中建二局项目工人正在进行通风管道施工

中建二局项目工人正在进行通风管道施工

党员带头,实际行动做表率

在现场施工快速、高效施工的背后,离不开一批党员的带头行动。

4月6日,中建二局上海青年突击队队长、党员许宁到达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改建方舱医院项目,作为工程组的组长,许宁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他不仅要熟悉方舱医院的建设工序,还要协调众多人力物力。他知道与疫情赛跑,起步既冲刺。

缺人、缺生产物资,这是横在许宁面前的第一道难关。“许队长,砌块还没跟上”,“许队长,这边作业面马上完成,下个作业面的物料到位了吗?”在一遍又一遍的电话声中,许宁想尽一切办法,机械设备从刚开始的2台增加到64多台,各项物资在凌晨时分如期进场。然而,随着物资逐步到位,人员调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舱位隔板安装需要人手,单人床的组装也需要人手,集装箱的拆卸更需要人手……一通通“要人”的电话接连不断,许宁冷静分析人员配比、物资数量及工程实况,合理调配各系统人员,确保工程高效有序,不让工作面有任何一片空白。

防疫组人员为交付项目环境进行消杀

防疫组人员为交付项目环境进行消杀

“七天七夜战火雷神山,觉得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这次竟然只用了不到4天时间”,检查完最后一处通风管,许队长舒一口气,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像他一样,为了这次上海方舱医院紧急出动的还有中建二局5600名的建设者。

使命必达,中建二局方舱的建设必须争分夺秒,早一分钟建成医院,就能早一分钟救治病患。

相关阅读:
隔离酒店防控漏洞:新研究揭示一起气溶胶引起的新冠疫情 上海就4月11日12时后有关交通安排发布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