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4月3日电(记者谢艺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将至,又到了追思逝者、缅怀先辈的日子。
今年多地散发疫情阻挡了不少人归家的脚步,于是云祭祀、代扫墓火了起来。
清明无法归家?云祭祀、代扫墓正流行
近日,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多地民政部门也先后推出网络祭扫等线上服务,不少地方公墓全免费代亲祭扫。市民可通过登录当地殡仪馆云祭扫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在线祭扫平台来悼念逝者。
一些经营性墓园也推出云祭奠和有偿代扫活动。如,位于上海的某墓园“云纪念”服务,只要点击亲友姓名,即可进入纪念馆,点击虚拟祭扫,线上表达对亲友的思念,还能为亲友“放灯祈福”。
园区还提供代客祭扫服务,分为不同价位的套餐,其中35元的套餐,服务流程为工作人员准备好相应套餐物品,前往现场。到达现场后虔诚默哀一分钟后,然后献上鲜花一束、站立三鞠躬默哀,整理现场。260元的套餐,服务更为丰富,还包括擦拭墓碑、点香烛、献上大束鲜花等。服务完成后,均可收到祭扫照片推送。
某墓园推出的代祭扫服务。
私人“代扫”动辄几百上千,代磕头另收300元?
除了这些大型墓园推出的“代扫”活动,一些人还搞起了私人“代扫”。
“清明节代扫墓,会哭、会叫、会闹,在线预约”,“XX地区,代扫墓、献花、买祭品、上香”……打开某二手交易平台,会发现有很多代祭祀的帖子,普遍以自己所在城市及周边作为服务范围,定价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某交易平台截图。
中新财经记者搜索发现,不少服务范围与墓园提供的服务并无明显差别。如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服务范围包括墓碑、墓穴周围清扫,放置供品、鲜花,视频录像等。不过另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除了基本服务外,还可以叫哭。
一位提供北京地区代祭祀服务的商家告诉记者,自己299元的收费里,仅包括打扫、两只菊花、默哀、传话、音视频服务。“如果想要摆祭品、烧纸钱,需另外收费。祭品两盒30元,四盒50元,烧纸钱30元起步。烟、酒、其他鲜花、食品等也需要另掏钱。”
有些商家会提供代磕头服务,但收费也较高。一位标价600元的商家向记者表示,“600元的价格包含墓地打扫、基本的菊花等,代磕头要另收费300元。”
除了随意定价,私人“代扫”、“代烧”亦陷阱丛生。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但当转存到手机中后发现破绽,“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
“代扫”最好选择正规服务机构
面对“代扫”者随意报价,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等情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中新财经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无法亲自去扫墓,委托他人代为祭扫,也是人之常情。另外,有偿代扫也可以理解。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随意定价或光收费不干活,这是违反契约精神的。
“因此,一定要强调代扫墓行业的诚信度,既要契约自由,也要契约公平、契约严守。”刘俊海补充道。
此前,四川省消委会也发文提醒消费者,在接受殡葬、祭扫服务前,要多了解、多比较、多询问,对服务者的经营状况、诚信度、价格、口碑以及售后等进行综合考量。最好选择正规服务机构,并与经营者就服务项目、方式、时间、流程、收费等进行书面约定。
有的消费者会花高价对“代扫”者提出各种个性化需求,对此,刘俊海也表示,消费者也要理性,送朵鲜花、寄托一下哀思就可以了。(完)
更多报道
跪拜哭泣都明码标价的代扫墓引争议,“互联网+”扫墓成时髦
来源:澎湃新闻
上观新闻图
又是一年清明至。
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俗表达怀念之情。但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污染环境,甚至可能引发森林火灾,这使得传统的扫墓方式广受诟病。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寄托对故人的哀思?近年来,从“苹果手机”“豪华小车”等新潮祭品的热销,到网上祭祀、微信直播以及“代客扫墓”的兴起,祭扫用品和扫墓方式正与时俱进,传统的祭扫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线上线下祭祀品繁多
忌攀比追求高档奢华
随着祭扫进入高峰期,祭扫用品市场逐渐火热起来。
在线下,传统的冥币纸钱、金元宝等祭品依然很受欢迎;在线上,“苹果手机”“豪华小车”“高档别墅”等祭品销量也遥遥领先。
3月3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家小商品市场,《法制日报》记者发现,多个摊位正在售卖祭祀用品。某店家告诉记者,购买祭品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传统冥币、纸钱、金元宝及香烛等祭祀用品销量最好。
记者以“清明祭品”为关键词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发现有数百家网店,祭祀用品繁多。在销量排行中,“苹果手机”“豪华小车”“高档别墅”“飞机游艇”等祭品热销。
在一家网店里,售价为8.88元的“苹果手机”,月销量已达到788笔。在另一家网店,售价为18.88元的“保时捷”月销369笔,纸糊的“私人飞机”“豪华游艇”销量也不低。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成都市民,他们一致认为,与其在祭拜时攀比追求一些精美的祭品,还不如在先人生前好好尽孝心。
成都市某街道办负责人杨丽也认为,生前尽孝道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等人去世了,才花钱买祭品充面子,“文明祭祀,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有专家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想对先人有所表达、让逝者享受现世乐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分追求“高档奢华”的祭品,也反映了当前社会不正常的物欲倾向。
代客扫墓明码标价
褒贬不一引发争议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小长假返乡祭扫成为很多人的假期安排。但如果无法返乡怎么办?
一群特殊的职业人发现了商机,他们以“代客扫墓人”的身份活跃在各个互联网平台。
记者发现,在大型网络购物平台和一些生活服务网站上,输入“代扫墓”“代理扫墓”“代人扫墓”等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数百个提供类似服务的商家,注册地遍及全国各地,收费在数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普遍在400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在部分网络购物平台,“代扫墓”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大多数“代客扫墓”的服务内容,包括三鞠躬、念祭拜词、清理附近杂草、上供品、燃冥币等,一些商家还会赠送鲜花、描字以及打扫墓碑以招引客户。代扫活动一般通过现场通话完成,先由委托人拨通代扫人的手机,然后代扫人把手机放在墓地边。这时,委托人就可以通过电话悼念先人。
“哭坟3分钟120元,代磕头加收50%的费用。不同的价格区间,对应不同的代扫服务。”据入行3年的蔡俊介绍,代客下跪需另算费用,附赠播放祭拜音乐,顾客可以从《大悲咒》《金刚经》等祭拜音乐中选择。
对于“代客扫墓”的价格,不少市民认为“说不清”。南昌市民刘女士说,提供服务收钱无可厚非,但这笔钱收的是否合理存在争议。一点水果点心,加上扫墓时鞠个躬,这样就收费数百元,未免有些不合理,“收多少、为什么要收,这些都是代扫人说了算,中间不清不楚的地方太多”。
一名来自郑州市的商家告诉记者,除了常规的送花篮等项目外,其店内还提供“敬烟”“敬酒”“代哭”等服务,价格超过500元。不过,“尽管来咨询的人不少,实际下单者并不多”。
陈永平(化名)从业3年,一直遵守代扫人之间不成文的规矩:一不下跪,二不假哭。他认为,这并不只是一桩生意,而是一种成人之美。
陈永平告诉记者,代扫墓生意并没有传说的那样火,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亲力亲为,“平时没什么生意,就在清明节前后有些单,前后忙一个星期左右”。
有网民认为,从庄重神圣的祭祖扫墓,变成明码标价的商业服务,甚至精细到烧纸焚香多少钱、跪拜多少钱、哭泣多少钱,引发争议是意料之中。
有反对者说,给什么样的价位,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放在清明祭祀这样严肃且侧重情感表达的事情上,总让人心生感伤。即便出于客观因素无法亲自到坟前扫墓,也没有请人代扫的必要。“代客扫墓”偏于商业化,缺乏真情实感,把原本充满哀思的祭奠演变成一场关于金钱的交易,违背了清明节表达哀思的初衷。
支持者则认为,随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出现,对于很多工作生活紧张的人来说,亲临现场祭祖扫墓并不现实。选择商业机构代扫,也是无奈之举,不应过度苛责。虽然请人扫墓不值得推广,也比根本不去扫墓强。
有专家分析称,借用互联网工具,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扫墓”,让新兴扫墓方式兴起有了现实的基础。尽管“代客扫墓”存在继续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服务确实满足了社会部分群体的现实需求。
网上祭扫一时风靡
文明健康更受青睐
在互联网风潮的带动下,清明节扫墓祭祀也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
在一家知名祭拜网上,用户可以免费建逝者纪念馆。普通会员资格每月收费20元,会员的纪念馆可以保持香火不断、延长供品时效、增加供品数量等。
此外,网站还提供高级选项,只有升级VIP才能使用,分为资深会员、金牌会员和钻石会员。资深会员需充值3个月60元,金牌会员需充值6个月158元,钻石会员需充值12个月268元。
在纪念馆页面,人们可以自行选择物品进行祭拜,但需要用元宝购买。平时,1个元宝折合人民币1元。清明节前后半价,1个元宝可以兑换50铜币,可用铜币购买相应的祭拜物品。
纪念馆的祭拜物品种类众多,既有蜡烛、冥币、点香等,也有香囊、摇钱树、金元宝、荷花灯、金鸡、中国结等,价格少的只要1铜币,价格高的则要199铜币。此外,还有水果、烟酒、服饰等,最高的衣物要588铜币。洗衣机、冰箱、汽车等高档物品,价格都在880铜币以上。
用户购买了上述物品,可以增加亲情值、修缮值、财富值。网站根据亲情值、修缮值、财富值,制订相应的排行榜。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说,如今网上祭奠先人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这种形式更有意义,也更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如设立网上灵堂,将先人的生平、照片置于网上,将自己的思念、祭语写在网上。这种祭奠形式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又能永久存在。
有网民称,从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来看,推出“代客扫墓”不如倡导“网上祭奠”。与传统的上坟扫墓相比,网上祭奠文明健康,没有了呛人的烟雾,没有了震耳的音响。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可进入为亲人设置的“网上公墓”。在催人泪下的音乐和感人肺腑的留言下,思念的情感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的内涵。
“通过网络,给去世的妈妈登记一个墓碑,也算是一种寄托。”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肖霞对记者说,她在外地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一次,不能亲自到墓地祭拜已经辞世的妈妈,总感觉十分遗憾。前几日,肖霞在“网上陵园”登记了一个墓碑,“想跟妈妈说话了,就去墓碑上留言,好像站在妈妈的墓碑前一样,还能说些悄悄话”。
记者注意到,“网上扫墓”这一新生事物,作为清明传统习俗在网络时代的延续和升华,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民政部曾发出通知,提倡大家在清明期间移风易俗,其中就包括推广“网上祭扫”内容。
有专家称,祭祀理念的转变,是弘扬文明新风的基础。随着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部分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赠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零碳祭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主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文明祭祀才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