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未成年犯罪 涉罪青少年怎么管?

去年冬天的一个午夜,浦东某职业技术学校旁的小树林,发生了一起聚众斗殴案件。18名年轻的学生们选择了没有监控的小树林,选择了午夜——约架。为什么事呢?二班的几名男生觉得三班的李某平时太嚣张,总是欺负人,遂决定采取不一般的措施收拾收拾他,可是这个李某也不是单兵作战,叫来了几个哥们,共同应战,群殴就这么上演了。

警方接到报警后,将18人叫到派出所,同时也发现四五个人都受了伤。事后鉴定下来,达到轻伤。审讯下来,其中罗某某、张某某陈某某、赵某某四人是约架的“主力”,涉嫌寻衅滋事。

这些青少年都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有的还曾就读国际学校,属于父母非常用心培养长大的。那么,这样的孩子在取保候审阶段,在社会中会不会再出现问题,如何防止他们再出现问题呢?对各别顽劣孩子的家长来说,毕竟不能24小时跟踪孩子,对于检察机关来说,这样的问题不是个案。为此,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先行试点,借助社会力量,构筑平台,探索一种新方法,看看能不能把这些涉罪又回到社会的孩子管起来。

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智慧检务的整体布局下,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开发了“浦东新区重点青少年管理服务平台(一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经本人及法定代理人同意的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实时预警,上述罪错未成年人一旦进入平台设置的禁止进入的场所,如酒吧、歌舞厅、网吧等,平台就会进行预警,跟踪帮教人员可及时开展行为矫正,检察机关可依法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督促监护等措施,依托平台形成监测、预警、反馈的业务闭环。

监管期最长一年,最短一个月。是否选择监管又监护人自行决定,监管期间,给孩子配有专门手机,如果到达禁入场所,平台会提醒社工,社工再及时联系家长制止孩子的行为。

2022年2月16日,在试运行的签约仪式上,这起寻衅滋事案中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签署了接受平台监管的相关协议,在取保候审期间将接受平台监管。

相关阅读:
42岁女子腹大如怀双胞胎 手术取出20多斤重巨型肿瘤 男子入室杀害前女友被判死缓遭抗诉 二审改判死刑:杀人报复不应认定为婚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