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高法:我国毒品案件量自2015年达历史峰值后已“八连降”

6月25日,新京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33401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49603人,同比分别下降10.41%和11.7%。毒品案件数量和被告人数自2015年达到历史峰值后已出现“八连降”,毒情总体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

“但是,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却呈上升态势,个别地方增幅明显,此类物质滥用群体低龄化的特征更为突出。”最高法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李睿懿指出。

据介绍,当前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具有不同于传统毒品犯罪的特点。涉案物质既有境外走私入境的,也有境内医疗机构流出的,还有个人加工制作的。案件分布地域化特征明显。从统计数据看,2020年以来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数量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等经济发达省份。

实践中,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品种较多,目前呈现列管麻精药品、非列管麻精药物及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笑气”三类并存的局面。“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式手段成为此类犯罪的常态,“人、钱、毒”分离的特征更加明显。

同时,此类犯罪容易伴生次生犯罪后果。“吸食依托咪酯导致交通肇事、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利用麻精药品的镇静、麻醉等功能实施强奸、抢劫等犯罪的案件亦不鲜见。”最高法刑五庭副庭长欧阳南平指出。

去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重刑率达22.12%

李睿懿表示,人民法院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和职业毒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加大对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危害对象和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

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有10972人,重刑率达22.12%,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4个百分点。2024年1月至5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有3125人,重刑率达17.1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0个百分点。

对于利用麻精药品的镇静、麻醉等功能,实施强奸、抢劫等犯罪的,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从严惩处。2023年,最高法会同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利用毒品诱骗、控制被害人”作为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情形,从重处罚。

在治罪的同时注重治理,李睿懿介绍,各地法院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强化禁毒法治宣传和制发禁毒司法建议两大抓手,在审理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过程中,针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就完善麻精药品列管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堵塞诊所药店零售监管漏洞等,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促进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新京报记者行海洋

编辑陈静校对 刘越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最高检:强化“一案双查”,及时追捕追诉涉毒洗钱漏罪漏犯 外交部:当前台海局势最大挑战来自“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