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日报:“学术大牛”不该回乡当公务员?别拿成见评判他人理想

原标题:“学术大牛”不该回乡当公务员?别拿成见评判他人理想

求学时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毕业后回家乡当了基层公务员,这两天,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郝治伟的就业选择引发颇多讨论。

在常人眼中,能在《Nature》以第一作者发文代表了相当的科研能力,该论文又涉及界面、高分子等尖端科学,这样的“学术大牛”应该继续深造。面对如今的选择,有网友替郝治伟惋惜,猜测是否因论文录用较晚,耽误了“更好选择”;也有人嘀咕,回家乡就是浪费资质、胸无大志的表现。你一言我一语,但没有一个是从个人需求与理想的角度去考量。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份,这一论文就被期刊预接收,而这并未影响郝治伟一直以来想考公务员的目标。他本人也坦言,这份工作既能照顾父母,也能建设家乡。最重要的是,“报考的这个岗位就是负责经开区的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工作。”

北京日报:“学术大牛”不该回乡当公务员?别拿成见评判他人理想

这些年来,关于高学历人才就业的话题引发了一轮轮热议甚至争议。北大毕业做中介,海归硕士当月嫂,“学霸”回乡种田,硕士送起快递……每当这样的新闻出现,支持鼓励之外,总不乏众多“过来人”评东论西。有人说功成名就才不负期待,有人说安定稳妥才是最终归宿,总之,这些言论里的就业选择牵涉的东西很多,但缺少了本人的意愿,也没有考虑社会的变化。实际上,于当下社会而言,很多条条框框早已过时。就拿基层公务员岗位来说,随着城市治理愈发现代化、精细化,不仅需要管理能力,研究思维、专业知识也同样重要。有更多顶尖人才进入不同领域,才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时代赋予每个人更多人生机遇,这是当代人的幸运。我们欣喜看到,如今的年轻人愿意倾听长辈的经验,也敢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既能在新兴产业中艰苦创业,也甘愿在科研领域无声耕耘,还有一大批人带着知识扎根基层,从头做起……无数成功案例也证明了,只要能踏实做事、学以致用,处处天地广阔。以更大视野来看,整个社会也需要来一场观念革新,无论是“诗和远方”,还是“返璞归真”,理性看待年轻人的选择,少一些无谓质疑,多一些真心喝彩,让更多人卸下负担发光发热。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新能源车检测收“尾气检测费”?市场监管总局:禁止捆绑销售 好友合租后反目,外卖员火烧同事电瓶车获刑四年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