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37条村规民约让移民村有了新面貌

原标题:37条村规民约让移民村有了新面貌

37条村规民约让移民村有了新面貌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晨玮通讯员方干)“此条约,村民立;同遵守,都受益。争先进,相互比;谁违反,众人弃。”在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村民们对120字的村规民约耳熟能详。18日,记者驱车来到新博村,一栋栋整齐的白墙民居露出灰色的瓦檐,颇有古韵,在村委会和村文化广场前,村规民约分别展示在这里的“C位”。

村党支部书记杨卫国告诉记者,新博村是2010年作为南水北调外迁移民建制村从十堰市丹江口搬迁来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共计127户565人。

从十堰搬到黄陂,如何谋发展、求致富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利用村子离武汉城区近的特点,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两委班子定下了“水果采摘+黄酒等农产品产业+康养”的发展基调。目前,村集体经济已有自有厂房出租、超市、合作社分红等来源。

一个村要想真正走出去,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面貌。村干部们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年3月,在征集村民们的多方建议后,《新博村村规民约考核细则》出台,杨卫国说,村规民约是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

记者翻看新博村村规民约考核细则,发现共有37条考核条目,考核内容涵盖产业规划、建房修院、生态保护、公共设施、商业服务、村湾环境、民主议事、乡风文明等,减分的项目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存在铺张浪费等行为,经劝导后无效的”“随处晾晒衣物等影响村容村貌的行为,经劝导后无效的”等。

自4月推行村规民约后,村里实行“月评分、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每周,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人组成的检查小组会按照条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当即提出整改建议,如果还未按照要求整改,就会扣分。

新博村主要是通过兑换社会服务、实物礼品等奖励方式和通报批评、教育警告等处罚举措,引导村民在爱村建村中与村湾手牵手、心连心。考核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的每户都会获得100-200元不等的实物礼品,奖励费用则来自于新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17日,记者跟随村干部们去现场检查,四组住户陈健锋家在村主干道旁边开有一家餐馆,十余箱空啤酒瓶堆放在一楼走廊上,杨卫国上门和他做工作,让他尽快处理,陈健锋点头应允。

杨卫国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喜欢把花生晒在自家门前,村里打算开辟一处公共晒场,目前已在平整路面。“考核后会暴露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风文明才能生活富足,村规民约里寄托着全村人希望共同富裕的愿望。“瓜果飘香,风景宜人,未来,这里将成为田园小镇”,杨卫国道出了村湾发展的愿景。

武汉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对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目前,全市1800余个村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基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相关阅读:
感谢你们来西藏,救了我 武汉市医保业务办理将暂停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