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场“高原家访”看见西藏70年巨变与幸福

原标题:一场“高原家访”看见西藏70年巨变与幸福

一场“高原家访”看见西藏70年巨变与幸福

一场“高原家访”看见西藏70年巨变与幸福

一场“高原家访”看见西藏70年巨变与幸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进入了崭新时代的发展历程。

今年7月,本报记者走进西藏,一路跟随武汉西藏中学“高原家访”脚步,探访西藏普通家庭生活,聆听他们讲述70年生活巨变,走在西藏大街小巷,看见西藏人民真真切切的幸福。

回家之路:

拉林铁路通车了,西藏学生

第一次坐上“复兴号”回家

乘坐了2天火车,7月5日下午5时,武汉西藏中学初一、高一的220名学生在老师的护送下,平安抵达拉萨火车站,开启他们的暑假生活。

武汉西藏中学最初校址设在荆州沙市,在青藏铁路建成之前,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回家首先要从沙市坐六七个小时汽车到武汉,再花20多小时从武汉坐火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飞机回拉萨。时间长、转乘多、价格贵,学生都是三年才回家一次。青藏铁路通车后,内地西藏班学生回家少了很多周折,路费也便宜了很多,每年暑假都能回家探亲。

在拉萨站,“有老师们一路护送回来,再远的路我们都不担心。”……家长从西藏各地赶到拉萨,接上孩子,向老师们献上哈达表达谢意。

武汉西藏中学有不少林芝学生。今年,拉林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复兴号”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武汉西藏中学的学生也第一次坐上“复兴号”从拉萨回到家乡林芝。

女生奴珍小学和初中都在林芝读书,父母在拉萨工作,她从小就在林芝、拉萨间往返。“小学时候,拉林高速公路还没有通,我们走的是土路,要走8个多小时。”每次出发那天,父母都要凌晨4点多起床准备,早早赶路,最害怕碰到车轮陷进路上的土坑,还要下车喊人帮忙推车。到她读初中时,拉林高速公路开通了,他们从拉萨到林芝,开车只需要5个多小时,路途也平坦通顺。

“如今,拉林铁路通了,一切都更方便了!”奴珍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复兴号”列车,现在在自己家乡就能坐上了,很自豪。“祖国强大,西藏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从心底感到高兴,以后也要努力学习,回到西藏,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高原家访”:

一个个动人的家庭故事中看到西藏70年巨大变化

从拉萨到林芝、山南,每到一处,武汉西藏中学老师都会走进西藏学生家中,与孩子、家长交流攀谈。跟随“高原家访”脚步,记者也从一个个动人的家庭故事中看到西藏70年巨大变化。

在拉萨,女生尼玛拉宗74岁的奶奶卓嘎笑着说:“现在家里生活全改变了,我每天出门逛街,心里高兴得很。”卓嘎记得小时候家里过得很苦。“一家人只有一间房,爸爸妈妈睡一边,中间拉一道布帘,我和妹妹睡另一边,哥哥睡在厨房里。”卓嘎说,那时候,夏天下雨,房子就漏水,她和兄妹就要去外面捡石头修补房子。她小小年纪就要忙着种青稞、土豆、豌豆,一块糌粑家里5口人分,妈妈每天都在发愁今天吃完了明天吃什么。

“我们那一代,兄弟姐妹都没读过书,看到别人背着书包很羡慕。”卓嘎说,后来国家对西藏有了教育“三包政策”,全区中小学生包吃、包穿、包学习用品,卓嘎的4个子女都读上了书。她的儿子后来当了兵,3个女儿都读了大学。现在,卓嘎和女儿住在拉萨市区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家里还有一套新房子正在装修。“我的孙女能去武汉读书,一代比一代过得好,这70年,我们家变化太大了,西藏变化太大了。”

在林芝巴宜区唐地村,武汉西藏中学毕业生尼玛扎西的爷爷普布次仁站在自家藏式小院里,逗着3岁小孙子。

普布次仁今年66岁,他的岳母曾是旧西藏庄园主的“朗生”,即“家奴”,小小年纪就要打扫卫生、守大门,一天三顿只能吃稀饭,白天穿的鞋子就是晚上的枕头,身上穿的袍子就是晚上盖的被子。西藏民主改革后,普布次仁的岳母家分到了5头牛、5亩多地,她也当上了当时公仲乡的乡委委员、妇女主任,日子也渐渐好起来。

改革开放后,普布次仁当上了唐地村党支部书记,带着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也获得了西藏自治区劳模奖章。“以前村里的路都是破破烂烂的,一走脚上都是泥巴,现在的路,又干净又平整,大学生也比以前多,生活一点都不愁。”普布次仁笑着说。

在山南琼结县久河村,武汉西藏中学高一学生次仁顿珠正在爷爷的指导下,跳起久河卓舞。

久河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2014年,“久河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仁顿珠的爷爷尼玛旺久成为这项非遗的传承人。

尼玛旺久年近80岁,他说,他们一家从前是琼结县一个庄园的农奴,平日里除了为官家、贵族放牛羊、耕地外,还要跳久河卓舞,供老爷们娱乐。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尼玛旺久成了县里文艺宣传队员。

从小就看爷爷跳舞,次仁顿珠9岁时第一次在爷爷面前秀了一段,爷爷夸他“有天赋”,于是,他也成了爷爷的弟子之一。

去年9月,次仁顿珠考上了武汉西藏中学,从西藏山南到湖北武汉,他一路背着鼓来到学校,在学校也没有间断练习卓舞,还教会了同学不少动作。今年,他参加了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比赛,凭精彩的卓舞表演获得二等奖。这个暑假,他又一路背着鼓、坐着火车回到家乡。“我一刻也不想和我的鼓分开,我走到哪里都要把这项艺术发扬、传播开来。”次仁顿珠说。

在甜茶馆、在布宫广场、在拉萨街头:

西藏人民的幸福随处可见

走在拉萨街头,西藏人民的幸福就写在脸上、写在笑容之中。在八廓街大大小小的茶馆里,随处可见身着藏装的男女老少喝着甜茶,欢聚聊天。

央宗和朋友芒玉布姆边喝甜茶,边和邻桌的熟人们打着招呼。“我的丈夫是从西安来到西藏定居的汉族人,我自己做小生意,每天空下来就到茶馆里喝喝茶聊聊天,很开心。”央宗说,现在西藏不像以前,交通便利了,全国的物资都往西藏运送,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都能买到。她有9个兄弟姐妹,只有她和两个弟弟读过几年小学,现在读书机会多了,西藏孩子也能有机会读书,看到外面的世界。“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南开大学,一个在浙江大学”,说起儿子,央宗一脸骄傲。

站在布达拉宫遥望,拉萨南山山顶上四个红色大字——“祖国万岁”格外醒目。布达拉宫广场上,“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静静矗立,纪念碑对面,五星红旗飘扬。

拉萨的夏季夜晚,来到布达拉宫广场拍夜景的人总是很多,武汉小伙王宣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家公益机构的成员,刚结束了在云南楚雄武定县支教,和朋友们从成都一路自驾到拉萨。这是他第二次进藏,2016年,他从兰州出发,骑行20余天到达拉萨。“现在的路越修越好,进藏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再来拉萨,这座日光之城更加美好。”

文/特派记者刘嘉彭年

发自西藏拉萨、山南、林芝

图/记者彭年

相关阅读:
最鲜活奥运报道看“奥运琳距离” 全城急动员,两小时找回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