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被学生追车送别的90后支教老师:为完成朋友遗愿来凉山支教,记忆里都是温暖
“老师,再见!”“再见,不准哭啊!”近日,一段“四川凉山支教老师离开学生追着惜别”的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视频中,十几个孩子执着地追着车,一边跑,一边偷偷抹眼泪……
这位支教老师叫何雨情,今年27岁。6月7日,何雨情向红星新闻讲述了视频背后的故事,她说,自己来到四川大凉山支教,是为了兑现肝癌朋友张晓林的承诺,“我对他满心的愧疚,一直答应他要去做支教老师,但一直没能兑现”。
孩子们追车送别何雨情
2016年,何雨情在凉山做志愿者时结识了来自江苏的公益人士张晓林,两人因为共同的志趣成为好友。去年正月,张晓林因肝癌离开这个世界;同年10月,何雨情再次来到大凉山成为支教老师,兑现了对张晓林的承诺。
何雨情和孩子们在一起
2021年5月,何雨情专程来到凉山看望孩子们。“那天是星期六,学校不用上课,不知道他们向哪一位老师打听到了我那天要离开的消息。一大早,7点半左右,就开始在学校里面等我。我离开时,就出现了视频中的那一幕,真的太感动了。”何雨情回忆。
“因为我本身就出生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农村,每次看到农村的孩子,就像看到童年的自己一样。”何雨情说,她还要继续坚持做公益支教,目前正在筹备一个支教助学的公益平台,希望帮助更多的山里孩子。
完成朋友的遗愿
兑现支教的承诺
和孩子们这份难分难舍的情缘,缘于何雨情于2016年在四川凉山做志愿者时结识的一个好友——张晓林。
2014年,因为一次偶然的自驾游,张晓林踏上公益之路,一开始只是给大凉山的孩子们募捐和派发物资。山区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深深刺激着他,张晓林渐渐意识到教育才是帮孩子们改变命运的根本,此后,他开始通过个人力量募资给大凉山修建希望小学。据媒体报道,在各地爱心人士的帮助以及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截止2020年,张晓林一共帮当地修建了39座希望学校。
何雨情和张晓林合影
何雨情说,2018年,她正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张晓林来到北京某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癌,“我去探望他时,答应他会把他的故事写成剧本拍出来。2019年7月毕业后,我忙于各种工作,便把帮他写剧本的事情暂时放在了一边。之后,我专门去了一趟大凉山,就是想真实体验生活,感受张晓林在大凉山生活的情况,以及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土风情”。
“我那个剧本写得怎么样了?再不写出来,我可能就看不到了。”去年正月初六,张晓林给何雨情发来一条信息,没想到却成为两人最后的联系。“我以为还是他惯性的玩笑话,因为他的声音听起来还是生龙活虎的。第二天,张晓林妻子给我发来了他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我不可置信,难以接受。因为他生前的时候,我答应他的两件事情都还没有履行,这让我一度非常愧疚和后悔,第一件事是去大凉山做支教老师,第二件事是答应他将他的故事拍摄成电影。”何雨情说。
何雨情和孩子们在一起
“他生前好几次给我说,你来这边做一段时间支教老师吧,会给孩子们带来新鲜血液,哪怕是教会他们一个字或是一个人生道理。我每次都答应她,一定尽快安排时间,但是因为工作学习繁忙的原因,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兑现这个承诺。”2020年3月,何雨情从朋友圈中得知张晓林妻子要去大凉山完成他的遗愿——完成第39所希望学校的建设,于是何雨情向她提出了想拍纪录片的想法,记录张晓林去世以后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以及大凉山人民和孩子们对他的感情。
何雨情告诉红星新闻,2020年8月,拍完纪录片后,她被当地村民淳朴、质朴的情感所感染,被那里的孩子们所感动。10月底,何雨情再次来到大凉山,前往张晓林生前建的昭觉县特布洛乡浙建希望学校支教,“算是兑现对他的一个承诺,也圆了自己一个支教的心愿”。在学校里,何雨情教四年级语文,还要教孩子们的美术、音乐和舞蹈课。
学校支教的每一天
都被爱和感动包围
“支教时唯一的困难就是不能经常洗澡,南方人会比较不习惯。”何雨情说,支教给她带来了许多无比珍贵的经历,记忆里都是温暖,“在学校的每一天,都觉得很新鲜,被满满的爱和感动包围着”。
“有一次我和此哈老师去家访,当时天色已黑,我们已经到了另一户学生家里,上一户人家还让学生抱着一只鸡送过来,坚持要塞到我们手里。还有一次,我们家访完想走,被家长拦住,原因是他们在抓鸡,要给我们带回去。我们不愿意要,还是溜走了。谁知道第二天,其中一个学生徒手抱着一只母鸡,另一个学生手上拎着一大袋土豆,很‘飒’地向我走来。我目瞪口呆之时,她们直接放在了我的宿舍门口,酷酷地说:‘何老师,送给你!’”
何雨情和孩子们在一起
“还有一次,学生来敲我房门,我打开一看,是兄妹俩。哥哥提着一大块猪肉,拿来说要送给我,我不忍收,让他们拿回去,然后旁边的妹妹就嘟着嘴说不要。我看拎着挺重的样子,就接过了猪肉,让他们回去替我谢谢家长。他们看到我收下了,就开心地一蹦一跳离开了学校,而他们的妈妈,在学校对面不远处的小山坡静静地注视着他们完成‘任务’……我特别感动!那里的村民,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客人、给老师。后来,我切了一小块猪肉留下,六分之五送还给他们。”
“还有一次去家访,学生的妈妈端凳子让我们坐,她怕凳子不干净,竟然还迅速把她比较新的一件衣服拿过来垫在凳子上……这些小细节,无一不感动着我。还有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小动作特别多,惹我生气,我就故意吓唬他们,坐在讲台那里不讲话,他们看到何老师‘生气’了,就都沉默了……没有想到的是,有两个学生给我传来了纸条,写上:何老师何老师,我们知道错了,您不要生气好不好?请您原谅!然后我就忍俊不禁,笑了……”
离别时孩子追着车跑
一直在喊“老师再见”
“因为我本身就出生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农村,每次看到农村里面的孩子,就像看到童年的自己一样,很希望能够被帮助,能够抓住每一次成长的机会。”何雨情说。
支教结束后,何雨情回到广东工作,但是她一直牵挂着孩子们。今年5月,她重返学校看望去年曾支教过的孩子们。“我走的那天是星期六,学校不用上课,不知道他们是向哪一位老师打听到了我那天要离开的消息。一大早,7点半左右,就开始在学校里面等我。挺感动的,因为有的孩子住在比较远的地方,要走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何雨情回忆。
孩子们追车送别何雨情
“我们在学校已经告别过一次了,然后他们又跟着我走出了校门。在路边,此哈老师把车停下,我跟他们再次道别,让他们不准哭,他们很听话,强忍着不哭,但是有的同学还是忍不住悄悄抹眼泪。当车子启动时,他们追着车跑,一直在喊:‘何老师,再见!何老师,路上注意安全!何老师再见……’当时我的心情挺复杂的,百感交集,感性地想停下来跟他们拥抱,但理智又告诉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于是就一直看着他们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何雨情说。
“支教不仅是一份付出,更是满满的收获。”何雨情告诉红星新闻,支教给自己带来最多的是感动,还有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我想对孩子们说,何老师觉得你们都是特别棒的孩子!要永远记得,老师说过每天要跟自己说的话:我是一个求上进的人!我相信我会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何雨情和孩子们在一起
何雨情说,她平时就喜欢拍视频记录生活,于是就把这段视频上传到自己的抖音账号上,“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很快,这段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还被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报道。“说实话,挺意外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是真的非常舍不得这些孩子,所以我和孩子们约定好了,每年都会重返学校给大家上课”。
何雨情告诉红星新闻,她正在筹建一个支教助学的公益平台,希望能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追梦路。同时,她立志做一名现实主义题材的导演或制片人,用手中的镜头去传播正能量,“希望可以拍一些可以流传下去、有意义的作品”。
红星新闻记者江龙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