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格员代办、帮办让居民办事“不出门”

原标题:网格员代办、帮办让居民办事“不出门”

网格员代办、帮办让居民办事“不出门”

武汉晚报讯(记者史强通讯员刘晶晶黄璜王雪莹李瑞芳)“感谢红色驿站和网格员,让我不出门就补办好了老年证并完成了年审,真是太方便了。”20日上午,68岁的陈艳紧紧拉住网格员肖鸣的手,连声道谢。4月底以来,汉阳区全市率先探索将37项民生类事项审批下放至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同时与社区“红色驿站”相结合,将服务送到居民楼下,同时网格员也可上门代办、帮办,让居民办事“不出门”。

陈艳是汉阳区琴断口街七里晴川社区居民,老伴去年去世,儿子患有残疾,需要她随时看护。4月份的一天,陈艳乘车时不慎将老年证遗失。网格员肖鸣了解到情况后,马上上门拿到补办资料。新证办好后,肖鸣又主动上门将证件送到老人手中,“中间没有让我操过心”。陈艳还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和老伴一起办老年证时,需要提前一个月去相关部门咨询了解,中间跑了两三趟才办成,“这一次最轻松”。

不久,陈艳的老年证面临着年审,因为此前她一直在单位办理,并不清楚移交到社区后怎么办理。正在为难之际,肖鸣又主动上门,她拿出手机,现场给老人进行了申报处理,整个过程只用了几分钟。

汉阳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服务居民,4月9日,汉阳区召开民生类事项下放工作推进会,开始启动民生类事项从区政务服务中心下放至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已有37个民生类事项完成下放,其中32个事项下放到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结合遍布各社区的“红色驿站”,汉阳区进一步将民生、高频类事项审批服务“下沉”到“红色驿站”,居民既可以来到驿站处理,也可以由网格员上门代办,不用再跑社区或者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该项工作自4月底起已在琴断口街试点,群众反响较好,陈艳的故事正是众多案例之一。

记者随后来到七里晴川社区“红色驿站”,网格员万婧正在电脑上检索资料,为65岁的居民杨艳云提供服务。“我就住在驿站对面,过来办事非常方便。”杨艳云笑着说,自己的老年证年审、疫苗登记等事项都是不久前在“红色驿站”办理的,只需几分钟就可现场办好,省去了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排队的时间。记者在“红色驿站”看到,桌上摆放着一份《琴断口街社区红色驿站政务服务事项一览表》,上面写有住房保障政策咨询、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参保登记、特困人员认定、公共租赁住房等事项,一共53项。

“这53项是现在辖区‘红色驿站’可以办结的居民高频事项,网格员都可以代办。”琴断口街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对新下放的32项民生类事项进行了反复研究,最后将其中28项可以进一步下放的事项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已有的25项事项组成“大礼包”,彻底下沉到“红色驿站”,就近为居民服务,目前老年证年审、居民医保、临时救助申报等事项办理较多,“以前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老人都排起了队,现在基本看不到人”。

据悉,汉阳区已在19日组织全区各街道来琴断口街学习培训,其经验下一步将在全区推广。

自家失火殃及邻居,怎么赔? 调解员帮他们算个账 爱印刻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