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南一市民反映被医院多收费 被市长热线吐槽“不要脸”

原标题:河南一市民反映被医院多收费,被市长热线吐槽“不要脸”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也叫市长热线,是一个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一个渠道,它帮助人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不过近日一位接线员的“吐槽”却引发了很多争议。

据九派新闻报道,河南新乡的刘女士曾向市长热线反映其被医院多收费的问题,两天后接到了回访电话。电话中,对方询问其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刘女士表示并没有,对方答复“好的,知道了”。可说完再见后,接线员忘记挂断电话,跟同事议论刘女士像个神经病一样,“为了45块钱打了仨电话,都不要脸”。

女子拨打市长热线投诉录音。九派新闻报道截图

女子拨打市长热线投诉录音。九派新闻报道截图

接线员在电话内说着流程化的语言,表面看是在走工作程序,关心一下群众诉求有无解决。但“挂”了电话就开始了对刘女士的吐槽,这前后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

女子拨打市长热线投诉录音。九派新闻报道截图

女子拨打市长热线投诉录音。九派新闻报道截图

人们选择热线投诉,也是认为相关工作人员是在真心实意为大家解决问题的。但如今这位接线员的吐槽,虽说不能代表这个群体整体的形象,但也多少让人们的这份信任有些无地自容了。

图为海口12345热线办公现场。新华网

图为海口12345热线办公现场。新华网

但也应看到,接线员的工作其实也是个时常充斥着负能量的工作。群众很多糟心的事儿都是直接向他们吐槽,甚至很多时候还要被动接收一些焦虑糟糕的情绪。因此,也应重视做好他们的心理建设。

北京亦庄的12345市民热线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听热线电话(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北京亦庄的12345市民热线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听热线电话(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不过话说回来,接线员的吐槽归吐槽,但别真认为市民的45块钱是小钱,就不当一回事儿。更应该看到的,是群众诉求背后的共性问题,这个重要性和金钱多少并无正相关的联系。

反馈到工作人员的认知中,那就是群众问题无小事,每一件诉求都不能被差别化对待,哪怕只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琐事。

一位市民的45元,放大到一市一省的格局来看,就是一笔巨大的费用。每一位市民的一点点小利益都能被认真对待,才是基本的行政伦理,也是避免大规模利益受损的基础,这也是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义所在。而这,应该成为政务工作人员的一种基本共识。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相关阅读:
进村东北虎被抓后 依然后怕的村庄 浮夸式大病众筹:谁在利用患儿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