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借道”,这条争议多年的高铁动了?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王月龙杨欢    

河南和湖北,都想借道合肥修一条直联长三角的高铁。

就像区域间不断上演的线路之争,河南支持北线:南信合。湖北支持南线:襄随信合。

经过多年博弈,“南阳(襄阳)经信阳至合肥”出现在《“十四五”铁路规划》研究建设项目,也就是所谓“双通道”方案。河南需要新建南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铁,湖北则利用汉十高铁(襄阳至随州)既有线路,新建随州至信阳高铁与南信合高铁联通。

近年来,河南对南信合高铁极为重视,屡屡高位推动。眼下,这条高铁率先公布重要进展——

近日,信阳市发改委网站发布《新建南阳至信阳至合肥铁路(河南段)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众参与公示》,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是项目可研批复的3个重要前置手续之一,此前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研究工作已在近期启动。

图片来源:南阳市发改委官网

图片来源:南阳市发改委官网

作为西合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信合高铁有望在明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后,将与郑渝高铁在南阳形成一个“十”字。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也将真正成为河南又一座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城市,弥补多年高铁网不完善的缺憾。

这条横亘东西的铁路,将给河南带来什么?又将对副中心城市南阳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横亘东西

根据南信合高铁平纵断面缩图显示,南信合高铁从南阳东站引出,经南阳市唐河县、驻马店市泌阳县,于桐柏县出南阳市界至信阳东站与京广高铁相交,一路向东经罗山县、息县、潢川县、商城县,从固始县进入安徽省。

南信合高铁最新线路走向方案示意图(仅供参考)

南信合高铁最新线路走向方案示意图(仅供参考)

该项目新建正线长度380.79公里,设计时速达350公里。这将一举填补豫南地区东西向高铁网的空白,形成南阳、信阳两个新的高铁枢纽,也有望将豫南区域和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比如南阳至合肥通勤距离有望缩短至1个多小时。

“这条线打通了一条中西部联通的新通道,沟通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对国家实施江河战略是十分有利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告诉城叔,对沿线城市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南阳本来有“一纵”(呼南高铁),但缺乏横向高铁,而南信合高铁建成后将在这里形成一个完美的“十”字,极大提升其高铁枢纽的地位。

实际上,在南阳(襄阳)经信阳至合肥的双通道建设上,河南及南阳已经领先一步。

在中部地区,湖北、河南两座经济大省在发展模式上均选择“一主两副”,前者建设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而河南则力推洛阳、南阳两座副中心城市。而在外界看来,过去几年来南阳的发展被襄阳拉开差距,高铁网建设的滞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南信合落子前,南阳、襄阳已经围绕着北线、南线方案较劲多年。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就提出“加快郑州机场三期、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南信合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12月,湖北省印发的《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规划研究“安康~十堰~襄阳~随州~信阳~合肥高铁”。

经过多年博弈,最终形成“南阳(襄阳)经信阳至合肥”的双通道方案,进入《“十四五”铁路规划》研究建设项目。2月7日,“南阳督查”公众号刊文《市铁航投集团: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笃行实干奋楫争先》提到,“在争取南信合高铁线路及设站方案上,扭转了一次又一次被动局面,最终实现我市目标,最大程度保障了沿线县区的利益”。

更为重要的是,南信合高铁将西接既有郑万高铁、规划十堰至南阳高铁,中连既有京广高铁、规划的阜阳至黄冈铁路、随州至信阳铁路,东接在建的沿江高铁,形成一条东西向高铁通道。

不论对于南阳,还是河南,南信合高铁都有格局重塑的影响。

双城联动

未来北线和南线都建成后,豫南、鄂北区域就会出现一个封闭的高铁圈。从合肥过来到信阳,再到南阳、十堰,然后再折返到襄阳、随州,又回到信阳。

在秦尊文看来,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六七个城市将组成一个高铁环线,将为区域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想象空间。比如,信阳、随州等城市投资来往本身就比较密切。

尤其是,南阳、襄阳两座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常常被拿来比较。从“诸葛亮故里之争”,到“南阳挣钱、襄阳消费”,两地间一直不乏故事。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襄阳经济比南阳强,90年代中期到2012年南阳比襄阳强,因为南阳相对襄阳块头更大、人口更多。但此后,襄阳开始反超南阳,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旅游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迅速”。秦尊文说,近两年来,河南也支持南阳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正在奋起直追。

2023年,南阳、襄阳GDP分别为4572.17亿元、5842.91亿元,GDP增速同为4.8%。二者差距维持在1200余亿元,相较前一年略有缩小。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彭俊杰看来,南阳市近年来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现代物流、中医药等方面的平台载体优势,不断加强与郑州、洛阳、平顶山、襄阳等周边城市的联系互动、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

比如,去年南阳数字光电等9个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1400亿元、840亿元、780亿元。

这也给南阳、襄阳的联动发展提供空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完善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下游合作联动机制,支持南阳与湖北襄阳、陕西商洛联动发展。

去年8月,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市长王太晖率党政代表团在南阳考察学习。王祺扬指出,希望两地同心协力,进一步织密南襄盆地交通网络、促进双城产业融合发展、擦亮汉江流域生态底色、提升跨域服务便利水平,切实推动各项协议落实落地,共同打造襄南双城经济圈,持续唱好“南襄双城记”。

“襄阳、南阳联手发展,自己有愿望、国家有规划。”秦尊文说,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就提出打造襄阳南阳城市圈,两地政府也都专门对接过,两地产业联动发展也颇具想象空间。

比如,汽车制造以襄阳为主,南阳也有一些配套企业,农业、中医药产业上南阳要比襄阳强很多,拥有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牧原股份。“它们两个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打造双城经济圈互补性很强,可以一起做大做强。”他说。

河南向东

事实上,除了加快推动南信合高铁开工外,南阳也在全力争取南十、洛南襄等高铁进入国家规划,争取郑南、南新、沈卢、淮内高速开工。

南阳市市长王智慧此前表示:“南阳市致力于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织密市域大路网,打通对外大通道,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作为河南为数不多“公铁空水”要素齐全的城市之一,南阳空运、水运优势十分明显。如南阳姜营机场是百万级客流机场,南阳港是全省主要内河港口。

近年来,河南赋予南阳港“打造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水路运输新窗口”的新定位,全力推动南阳市唐河复航工程。待该项目接入汉江后,可通达长江干线航道,形成河南省又一“通江达海”的新水道。

而在此之前,河南主要倚重于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等区域的沙颍河航道。据去年3月大河报报道,沙颍河目前是河南全省唯一一条高等级内河航道,就目前通航的河段而言,绝大部分都在周口市境内。

眼下,河南正在全力推动通江达海的航道网建设。近日,河南省交通厅发文提出,要补齐内河航运发展短板,推动相关省份共同参与,探索构建一条从西北内陆到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

这也是河南一路向东,抱紧长三角的重要基础。《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提到,“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服务支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不久前,河南省政府印发实施《新时代河南省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其中提到“支持信阳打造河南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推动信阳与苏州开展产业协同、劳务合作、提质机制创新等合作,以及因地制宜承接长三角、长江中下游地区等产业转移。

河南大学资深教授、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对媒体分析,河南对长三角如此青睐的背后,和河南的产业发展主要承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有关。与京津冀地区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民营经济和市场扩散能力更强,能够为河南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转移机遇。

而不论经贸合作,还是产业承接,都离不开便捷的客运、货运通道的支撑。伴随着南信合高铁、唐河复航工程等加速推进,南阳、信阳等豫南城市也将成为河南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迎来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

记者|淡忠奎

责任编辑:刘鹏林

相关阅读:
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 A股连跌过后,能否迎来“七翻身”?这类资金已经开始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