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赘婿”婚介所走红,但别忘记理想中爱情的样子

原标题:“赘婿”婚介所走红,但别忘记理想中爱情的样子

我们今天调侃着赘婿,当然是心态轻松的,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集体无意识的娱乐里,婚姻里的地位平等、独立人格真的被认为不重要了,人们对婚姻理想主义的期待,完全输给了实用主义的精明。

近日,随着电视剧《赘婿》的热播,“赘婿”这一话题在网络上走红,杭州萧山一家专门做赘婿业务的婚姻介绍所也引发网友热议。据介绍,这家婚介所招赘的编号已排到300多位,条件要求也不低,研究生、工程师、医生优先。

从网络反映看,现在“不想努力”的男性似乎还挺不少,对待入赘的态度也大为改观了。据那家婚介所介绍,男子来咨询业务“以前都是扭扭捏捏的,戴个帽子墨镜,不好意思。现在大家都看开了,又不偷不抢,光门正大做上门女婿”。

截图自我们视频

截图自我们视频

“赘婿”,在以前本是个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词——所谓“赘”,其实是指和自家儿子相比,多余的男人。古代时候的赘婿,法律地位比较低,征发徭役也往往先从赘婿开始。在传统的男性社会里,当赘婿确实是个无奈且无从抬头的选择。

今天人们更能接受赘婿之类的身份,这大概也能嵌入“男女平等”的认知框架。男性自身已经不再坚持传统婚姻中常见的男方优势,也不再把入赘视为一种巨大的身心折磨,相反,更能心安理得地认可女方对家庭的“主宰性权力”——这也与社会整体文明水位的抬升相关。

比如杭州萧山就因为赘婿常见,被网友戏称为“赘婿之都”。从当地很多家庭开出的条件看,主要要求男方“知识化、青年化、人才化”,并且孩子可以随男姓,也可以单独居住,在家庭里一定有话语权。这种情况下的赘婿,更像是一种资源互补,“人格贬抑”的色彩已经不那么强了。

其实,婚姻本质上就是一种契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过门媳妇也好,上门女婿也罢,这些概念没有根本区别,不仅是选了一个对象,也是选了一种经济生活方式。

不过,即便现代平等的概念深入人心,这种生活方式里的“依附性”却是无法掩盖的:你不只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从属于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或许个人价值还要居于家庭利益之后。

当然,每个人的现实情况不同。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对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选择依附于男方或女方家庭是一种现实选择,本身也无可厚非。在很多现实问题面前,纯粹灵魂契合的爱情也是“奢侈”的。男性当赘婿,女性嫁豪门,都是个人选择。至于是否开心、放松、精神愉悦,都是甘苦自知的事。

只是,当这种“不想努力”的选择,成为舆论场上被反复调侃,甚至变成一种主流心态,其实也不妨浇一盆冷水:

从古代的梁祝故事,到近代大量青年男女选择“背叛”家庭,古往今来,多少人苦苦追寻着一份纯粹的爱情,追求婚姻的自由与平等,难道他们真的不知轻松模式的人生该怎么选择么?

答案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而是他们深知一种活在家庭等级秩序里的苦。我们今天调侃着赘婿云云,当然是心态轻松的,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集体无意识的娱乐里,婚姻里的地位平等、独立人格真的被认为不重要了,人们对婚姻理想主义的期待,完全输给了实用主义的精明。

赘婿这种概念,无论如何描绘它的现代特点,它始终都暗含着一种对等级高低、能力强弱的描述。有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没问题,但理想婚姻的那束光,在社会共识里是不能熄灭的。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易之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大片来了!北京海坨戴瑞雪,冬奥胜景来 东莞6人因这事被判刑!这些行为,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