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学员全程戴口罩 琴键有专人消毒

原标题:学员全程戴口罩琴键有专人消毒

学员全程戴口罩 琴键有专人消毒

红外设备测温、全程戴口罩上课、琴键擦拭消毒……3月8日,江汉区老年大学春季学期开学,入校人员1100多人次,各项防控措施毫不松懈。

设立留观室,智能设备把好测温关

“阿姨您扫一下二维码,点击这个绑定手机号,然后再点登录。”8日上午9时许,经过学校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73岁的李女士完成“武汉战疫”和“通行大数据”二维码扫码,迈着小步跑进了学校。

记者在江汉区老年大学看到,学校大门口分为左右两个进校通道,两边各竖立着两块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印有两个“武汉战疫”和“通行大数据”二维码。地上间隔1米左右,并排贴着10条“请保持一米线距离”的提示语。

“体温正常。”走进学校大厅,不时能听到左侧一台仪器传来提示音。这台配有热成像人脸测温监控管理系统的仪器,能够自动测量入校人员的体温,上面显示着实时通行人次数据,如果有体温过高的人员,上面还会显示高温报警人数并抓拍生成图像。

大厅左边设有留观室,墙上张贴着发热人员处置流程图,遇到突发情况每个环节该联系谁、联系电话多少,这些信息在流程图里清晰可见。江汉区老年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减少风险,该校将食堂改造成了留观室,一旦学员或老师出现发热等症状,将第一时间转移进留观室观察。

全程戴口罩,小班在大教室上课

“盼开学盼了很久,上学期就想来。”当天上午,记者在该校121教室看到,11名学员戴着口罩上电子钢琴课。放学的时候,年过六旬的李先生留下来帮忙打扫教室。“还是有很多同学来了,一年多没见面,感到很亲切,很想来学校上课。”

“没想到能开学,能开学很不容易。”68岁的周道新,在老年大学学了近10年的服装裁剪。她所在的301教室共有24位同学上课,老师和学员都戴着口罩,尽管教室宽敞,但并排的两张桌子只坐了一人。

让周道新有些意外的是,见到同学后,大家基本上都用作揖打招呼。“一天消毒好几次,门窗都开着通风。防控做得很严,为了我们好,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周道新说。

“课时缩短了,课间空出了1个小时。可以坐90人的大教室,只坐了30名学员的小班。”江汉区老年大学副校长宋丽萍告诉记者,该校教师、学员返校复课,采取自觉、自愿、自担风险责任的原则,60人以下的班级才实行线下复课。入校后需戴口罩,上课时必须按指定座位就座,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下课后即刻离开教室,一般不允许在学校逗留。

每天做消杀,琴键、门把手有人擦

“乐器不能用消毒液,会有一定的腐蚀损害,但是接触过的部位都要清洁消毒。”当天中午,记者在钢琴教室看到,学员们放学离开后,学校工作人员正拿着蘸有稀释清洁液的抹布,擦拭每一架钢琴的琴键。

“器乐类的课程,学员接触前后都要进行手部消毒。”宋丽萍介绍,为了做好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该校编制发放了大字版的《江汉区老年大学防疫手册》。“钢琴键盘、古筝、门把手、桌椅等重点部位的消毒防疫,学校都会有专人落实。”

 8日下午4时30分,热成像人脸测温监控管理系统数据显示,当天入校人员共有1157人次。记者注意到,尽管一天之内入校人员较多,但有了工作人员帮助扫码和智能设备辅助测温,学校入口处并没有出现因排队测温而形成人员聚集的情况。

“这学期共有183门课线下复课,暂停了一些存在较大风险的课程,这些课程继续实行网上教学。”江汉区老年大学冯忠民表示,该区区委、区政府为学校复课和疫情防控提供了大力支持,帮学校协调引入了红外线测温仪、测温手枪、口罩等大量防疫物品。“每天对教学区域消杀两次,每周周末实行全面消杀。”

记者徐锦博通讯员朱华根杨运成

相关阅读:
辞职去新公司报到遭遇悔约 江疏影首尊蜡像在汉揭幕 取名为“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