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杭州101岁老人凌晨1点倒在小区路边,民警对比上百张照片后终确认其身份

原标题:杭州101岁老人凌晨1点倒在小区路边,民警对比上百张照片后终确认其身份!家属一直以为老人在床上睡觉

来源:杭州新闻

大半个晚上,民警谢军峰和同事们都在忙,忙着帮一个老人找到家。

鼻子像不像、眼睛像不像……一张张照片仔细对比过去。

很多老人照都是十多年前拍的,和现实中的本人有较大差异,全靠人工对比和眼力筛选。

他们排除了上百户人家,直到凌晨3点,终于联系到老人的家属。

刚开始,家属接到电话一度怀疑:不可能,老人还在床上睡觉。

可查看了卧室后,家人很意外:家中101岁老人真的不见了!

小区里躺着一个老太太

人已经失去意识

40多岁的谢军峰,是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蒋村派出所的民警。

3月3日凌晨1点多,蒋村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蒋村花园社区路边躺着一位老太太,有生命体征,但没有意识,情况十分危急。

谢警官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我赶到时,路面的巡逻警力已经在场,他们距离近,120也赶到了。”

杭州101岁老人凌晨1点倒在小区路边,民警对比上百张照片后终确认其身份

报警人是小区的一个业主,平时人比较热心,急忙找来了保安,大家看到老人年岁蛮大了,一个人躺在地上,喊了喊,老人没反应,手脚偶然动动,但说不出话来。

杭州101岁老人凌晨1点倒在小区路边,民警对比上百张照片后终确认其身份

“老人只有微弱的呼吸,意识不清。”120急救车将老太太送往绿城医院,谢警官也赶到了医院。

杭州101岁老人凌晨1点倒在小区路边,民警对比上百张照片后终确认其身份

医护人员立即对老人进行救治:输氧、检测心跳、做CT……一番忙碌后,老人的意识慢慢恢复了。

医护人员说,老太太就是血压高,身上没发现明显的伤势。

“我问老太太,你是哪里人?她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嗯、啊……但能听出,她的口音是杭州本地的。”谢警官说,老人随身没有带什么有效证件,一时难以确定身份。

“这个小区的住户,大多数是拆迁户,来自六个村庄,于是,我把拆迁前的几个村名,分别用普通话和本地话一个个报给她听,但她都没反应。”谢警官说,现场为老太太做了人像比对,但跳出来的全是外地户口,这肯定不对劲。

人脸比对无法确定老太太的身份,无法确定她的个人信息,谢警官只好回到派出所继续追查,这时已经是凌晨三点。

一张张照片人工对比

民警连夜查询上百户人家

一回到所里,谢警官立刻调出事发小区的现场监控。可是画面太黑,只能大致判断出老人走出的方向。

这个方向,前后左右有好几幢居民楼,哪一幢哪一户才是老人的家?

谢警官是社区民警,有多年积累的社区管理经验。他又调出社区民警平常所采集的基础信息,对小区内的住户信息进行排除筛选。

“刚开始,我打开住在这里所有80岁以上的女性人员照片,逐张与老太太的面容进行对比。

后来为了稳妥起见,又扩大到70岁以上的范围。全靠人工仔细比较,看鼻子、看眼睛,仔细对比五官。”整个过程非常繁琐和累人,但谢警官很有耐心,他仔细对比了100多张照片,筛查了周边几个单元楼整整上百户人家,终于找到几个相像的,再挨个打电话去核实。

联系上老太太的家里人后,家属的反应令民警有些意外。

接电话的是老人的外孙,他有些不相信,说“奶奶还在卧室睡觉。”

民警不放心,让他再查看一下,很快,电话那头的声音着急起来,“奶奶不见了!”

谢警官明白了:趁着家里人熟睡,老人自己出了门,结果一下楼就迷糊了。

而老人留在派出所的基础信息,是十多年前的证件照,和现在面容有较大不同,所以对比起来,很不容易。

凌晨4点多,老人的女婿赶到了医院,当着谢警官的面接到了老母亲。他说,妈妈已经101岁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老太太年岁已高,一定要悉心照看,贴身跟随。”临别时,谢警官嘱咐。他回到派出所,已经是凌晨五点多,当天,他是24小时值班。

同事母亲独自出门迷路

幸好遇到一大拨好人

老人在家门口迷失的事,其实在我们身边也会遇到,我的一位同事老朱就经历过。他母亲90多岁了,那天,他正在上班,直到接到民警的电话,才知道母亲走失了。平日里,他和社区民警打交道也不多,但经历这件事以后,他对社区民警的工作,点赞不已。

以下是同事老朱口述了当天的事发经过——

去年10月16日晚上9点多,我还在单位值夜班,突然接到西湖区分局翠苑派出所民警的电话,说我母亲在小区里迷路了。

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有半年左右了,母亲和姐姐一家人住,楼上楼下。那天晚上,母亲下楼走到小区里,一出单元门就迷糊了……幸好,母亲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小伙子,姓袁,河南人,是个90后。

当天下着雨,小袁下班晚,刚进小区,就碰到我母亲,穿得很单薄。

母亲看到他问,去哪里能坐公交车?他有点疑惑,这么晚了,老奶奶要去哪里,但他还是和她说了公交地点。

母亲转头就走,小袁更疑惑了:这么晚了,公交都停运了吧。他觉得这事蹊跷,就急忙追上去问她,“奶奶,你家是哪一幢楼的?出来多久了?”

但母亲回答不清楚,小袁明白了,连忙扶着她,到了小区门口的警务室,打了110报警,警察很快就来了。

后来,我接到民警电话后,立马赶到小区警务室时,这时,母亲已经被姐姐接回家了。

第二天,母亲就忘记昨晚走失的事,只是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一诊断,胯骨骨折了,直到现在还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原来,在遇到小袁前,母亲在花坛里摔了一跤,她自己站起来,挺着身子骨走路。

当晚,母亲只穿了一件外套就出去了,幸亏遇到好心人,发现得早,否则后果,我真不敢想象。

为了查找妈妈的身份信息,出警的民警也费了很大精力。我打电话给这位民警,和他说谢谢,又想问他的姓名,可是民警拒绝了,说是自己应该做的。

我又赶到翠苑派出所,想当面谢谢民警,可他在电话中说,自己还在巡逻,就不用了。

我再联系到好心的小伙小袁,想当面感谢他一下。去找他了两次,小伙都说他在上班,就不用麻烦了。

昨天,我联系了翠苑派出所的一位值班民警黄警官,他说,其实,类似事情,民警经常会碰到。每个月,总有几个老人在辖区里走失,有进城的老人,言语不通的,在城里迷路。

民警提醒大家:家里有老人的,容易健忘的,最好在口袋里装个卡片,写上姓名、家庭住址和子女的联系方式。这样老人走失后,能第一时间联系到。

通讯员蔡尤嘉钟娟蒋林娜

责任编辑:张建利

《猫和老鼠》大电影为什么如此难看? 贺州网警辟谣“有人拐骗小孩”:未拐骗,男子涉其他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