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半月谈:“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何解?

原标题:“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何解?

我国在新近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是对未来5年人口变动趋势的回应,体现了人口政策的重心变化。

人口的变化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必须做出前瞻性的安排,才能及时应对和调整。那么,“十四五”时期人口状况如何?应如何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

1

如何理解包容性?

我国人口态势正发生重要转变,未来十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关键转折期。人口总量仍然保持增长,增速却在不断下降,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3.4‰,预计到2027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负增长;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出生高峰过去,我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2年下降,若没有后续政策刺激,将继续回落,总和生育率将下降到1.5以下,加入世界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

受人口周期变动的影响,我国老龄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周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从2020年的年增长800万,到2029年的年增长1300万;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和比重早于总人口开始了负增长,育龄期妇女的规模也将下降,推动出生人口的规模继续下降。

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爬爬赛”李欣摄

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爬爬赛”李欣摄

尽管如此,我国依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规模庞大的具有基础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群体为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丰富的人口红利,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韧性的秘诀,人口总抚养比依然较低,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不仅如此,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结构将显著改善,到“十四五”末,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比例将上升至27%,我国未来将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劳动力,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性力量。

“十四五”规划《建议》为未来生育政策定调——包容性。公众对于包容性的认知首先来自发展经济学领域,包容性发展区别于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强调共享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的平等和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维持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可以解读为均衡性、全面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人口发展的“均衡性”不仅要求人口自身要素的相互协调,也要求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相互匹配,这是我国多年人口计划生育施政经验的总结。人口政策应是“全面性”的政策,应在经济、社会、文化、产业、资源、环境等国家运转的综合战略中充分考虑与人口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人口与外部要素的协同发展。人口变化的“长期性”需要人口政策具有前瞻性的视野,提前预警人口安全问题,及时调整人口政策方向。人口政策的调整需得到充分论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适应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才具有“可持续性”的能动力。

2

如何增强包容性?

具体来说,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人口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规避人口风险。

首先,清理不利于维护生育权利的政策条款。当前生育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生育意愿的低迷,人们理性生育意愿下的子女数已经低于政策允许的子女数,即便完全放开生育限制,生育率也未必回升。应系统性建立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清除在过去控制生育环境中形成的固有思维,修正不合时宜的政策条款,增强公共政策、文化舆论、社会环境对生育更广泛的包容性。

一名助产士在为刚出生的婴儿穿衣服 邓华 摄

一名助产士在为刚出生的婴儿穿衣服 邓华 摄

其次,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支持家庭发展,拓宽人口政策的覆盖范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福利不仅关系到生育决策,也关系人民的幸福生活。家庭具有生育、抚育、教育、养老等功能,人口再生产是家庭决策的重要方面,家庭运转的状况决定了人们的生育选择。我国正在建立起更全面的家庭支持体系,从婚恋、生育、就业、照料、教育等多层次、全方位地支持家庭生育和儿童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各级公共财政的支付能力有限,需要的是匹配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性的政策体系。

第三,继续做好优生优育,增强人口素质。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医疗机构和基础卫生服务机构在孕前优生教育、孕期保健、出生缺陷筛查、婴幼儿计划免疫和喂养指导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显著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除此之外,增强人口素质工作正在向健康和教育领域延伸,促进人力资本优化。

第四,创新人口长期战略,规避人口远期风险。人口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可预判性的特点,低生育率水平下必须对人口发展的远期风险进行提前预警,才能尽可能减少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除了坚持人口长期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统计和人口监测的跨越式发展,为长期人口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丁俊晖惨遭“火箭”逆转 无缘斯诺克大师赛八强 随迁老人异地带娃,“老漂族”身心漂泊的双重困境何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