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东湖“人鸥情未了”

原标题:东湖“人鸥情未了”

东湖“人鸥情未了”

东湖“人鸥情未了”

东湖“人鸥情未了”

东湖“人鸥情未了”

东湖“人鸥情未了”

“快看,红嘴鸥又回东湖了,我们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1月6日,记者走访东湖风景区多处水域发现,成群的红嘴鸥在此盘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时而在东湖上空振翅翱翔,时而亲近湖面翻飞觅食,碧水蓝天任鸟飞的场景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红嘴鸥从哪来?到哪去?

东湖碧水蓝天成“候鸟乐园”

“东湖红嘴鸥究竟从哪儿来?冬季后它又去了哪里?它们在东湖吃什么?”很多武汉人好奇。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与鸽子相似,嘴和足呈红色,外表靓丽可爱。

武汉观鸟会会长颜军介绍,11月中下旬,是红嘴鸥迁徙的季节,大群的红嘴鸥南飞抵达武汉,1月时数量达到顶峰并趋于稳定,元旦前后为最佳观鸟期。2月底,红嘴鸥将陆续离开东湖,3月之后集体踏上“返乡”迁徙路。

“候鸟迁徙一般会选择最适宜的通道,武汉东湖成为大批红嘴鸥的落脚点,一定程度上说明东湖水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颜军说,在东湖越冬的红嘴鸥中,大部分来自蒙古共和国、西伯利亚和我国青海一带。

据了解,红嘴鸥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东湖摇蚊、死鱼及其他小型动物尸体。除东湖外,红嘴鸥还集中分布在武汉涨渡湖、武湖、府河、沉湖等渔业发达水域。

冬日午后,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东湖水面,在行吟阁附近水域,一只淘气的红嘴鸥猛得俯身冲向同伴口中夺食,瞬时惊起一群鸥鹭乱舞,场面蔚然壮观。红嘴鸥生来便是“机会主义觅食者”,因此夺食的情况在鸥群中较为普遍。

爱她,就放她走东湖“人鸥情未了”

“太爱这群白色的小精灵了,我们曾尝试在湖面撒饵,期望它们吃饱后留下来。”早在2005年,东湖听涛景区工作人员就曾萌生过“留住红嘴鸥”的想法。

听涛景区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当时为了留住红嘴鸥,我们咨询了云南大学的鸟类学家,还派职工去云南翠湖考察学习过。我们了解到撒饵只能延缓停留时间,候鸟终将飞回繁殖地,我们决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红嘴鸥数量多,觅食能力强,不建议游客投喂,这样才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拥有15年观鸟经验的颜军表示,除濒危鸟类外,人类无需干预越冬候鸟,过度投喂会延长候鸟迁徙时间,影响候鸟繁殖。

 1月1日,摄影爱好者李梓固在听涛景区偶遇了“新年第一批候鸟”,他兴奋地用手机记录下东湖候鸟纷飞的美景。他说:“那一刻太惊喜了,灵巧的候鸟为东湖注入了更美妙的生命力。”惊鸿一瞥后,李梓固带上专业摄影设备,连续两天蹲守行吟阁,只为拍出红嘴鸥最美的模样。

韩昶光既是位摄影爱好者,也是武汉观鸟协会会员,自2003年开始,他便开始进行观鸟活动。“每年冬天,我都会来东湖‘打鸟’,用镜头记录下候鸟停留的痕迹。看到东湖环境越来越好,发自内心地为我这帮‘老伙计’感到高兴。”

在韩昶光的照片中,除了红嘴鸥外,不乏鸬鹚、棕背伯劳、白鹭、黑水鸡等水禽的身影,它们大多目光矍铄,振翅高飞。韩昶光说:“我最爱拍东湖飞行中的鸟,那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近年来,东湖观鸟越来越成为武汉人冬日的“保留项目”,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听涛景区、落雁景区都是冬日绝佳观鸟地,其中不乏带着“八哥”“鹦鹉”一同游览的观鸟爱好者。

东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守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拥抱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共同绘制出最有魅力和谐的生态画卷。”

记者李文婕通讯员董宇杉

相关阅读:
武汉国际贸易城开始动工了 这个80后开了一家零利润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