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跨江越湖,武汉四环线成城市流动景观线

原标题:跨江越湖,武汉四环线成城市流动景观线

西四环与东风大道交会立交桥。记者李子云摄

西四环后官湖特大桥球形全景。记者李子云摄

南四环龚家铺立交桥。记者李子云摄

畅行后官湖大桥看鸥鹭展翅,过府河大桥观江堤风光,再到青山长江大桥赏天兴洲晚霞美景……武汉四环线沿途跨越长江和汉江,经过大大小小20余个湖泊,以及多个公园和湿地,一路是景。这样一条连接主城区和新城区的交通主干道,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都充满了环保、科技和景观的考量,在强化武汉交通枢纽功能的同时,成为一条流动的城市景观线。

绿色选线绕行7大湖多建6公里

作为湖北最宽高速公路,四环线双向8车道,全长148公里,沿线穿越区域水网密集、绿楔相间,串起众多湖泊,在世界大城市环线中独一无二。道路如何与环境相容,为设计建设者带来挑战。

“我们在选线中重视对湖泊、河流、森林公园、生态绿楔的环境保护,不进入、不破坏核心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的影响。”规划设计方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相关工程师介绍,四环线选线时非常谨慎,为生态让路。

自2009年起,历时6年多的踏勘与反复的路线方案比较,经过了多次修改。东段,绕行严西湖与北湖,以最大限度维持大东湖生态水网完整;南段,为尽量减少对汤逊湖影响,线路向南绕道2公里;青菱湖因受制沌口长江大桥桥位,无法绕道则选择最短垂直穿湖方案,减少湖中桥墩;西段,为避免直接从后官湖中央穿越,利用后官湖东侧大、小半岛的岸线布设桥梁,在后官湖上形成一条“S”形的曲线在湖面蜿蜒向前,同时少占水面,避开对知音湖的影响;北段,方案中特意绕道避开后湖、盘龙城遗址。

据悉,为给湖泊让道,四环线综合里程多绕6公里,综合投资多出十数亿元。

绿色施工涉水施工设置隔离带

武汉四环线沿线穿越多个湖泊,沿途风景旖旎,绿色施工成为共同命题。

北四环全线共有12座桥梁,穿越了2条大型河流和后湖等5个大型湖泊。为了保护好沿线河流和湖泊水环境,施工便桥全部采用搭设钢栈桥,钢栈桥总长9400余米,耗用钢材总重量为71000多吨。“我们在项目涉水区全线采用钢栈桥作为便道、钢平台作为施工平台,减少湖泊占用;水中桥墩施工,承台、墩身钢模板拼接严密,沿钢平台设置隔油带,放置移动垃圾箱和移动厕所,不让废水、垃圾流入湖中。”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武汉北四环5标项目负责人王江介绍。

南四环线跨汤逊湖段并非从中间横穿湖面,而是紧临岸边跨越。“桩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泥浆满溢造成水质污染。”现场责任工程师唐刚介绍,为保护水质,在桩基施工中,设置了深扎湖底的圆柱形钢护筒,每根桩都被一个钢护筒罩住,每三个钢护筒都用穿浆管相互连通。当一个钢护筒中泥浆即将溢出时,通过连接的“导管”,将多余泥浆导入到相邻筒中,继续使用,从而实现泥浆循环。当第三个钢护筒泥浆即将溢出时,则用抽泵将泥浆抽出,再通过泥浆车清理运走。由于采用泥浆池循环方式,工期不得不延长一倍,但项目负责人说,同巨大的生态效益相比,这个投入值得。

记者王谦

相关阅读:
嫦娥五号探月,武汉教授10年模拟月上取土 武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将评“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