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六旬志愿者巡查饭馆员工直接两拳 控烟怎就“不受待见”

原标题:六旬志愿者巡查,饭馆员工直接两拳!控烟怎就“不受待见”

六旬志愿者巡查饭馆员工直接两拳 控烟怎就“不受待见”

进入秋冬季以来,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外出活动减少,许多烟民又开始悄悄转入室内场所吸烟。近两个月以来,北京一些写字楼及办公场所成为违法吸烟投诉的重灾区,环比增长近三成;餐厅、居民楼的投诉量也紧随其后,持续攀升……北京市控烟协会最新公布的这组数据,让整日奔走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控烟志愿者们忍不住心头一紧。记者从连日来的采访中了解到,只因不是拥有执法权的“正规军”,志愿者们在处理控烟投诉时,时常遭遇一肚子委屈,被拒绝、阻拦时有发生。

公共场所“门难进”

“有人在大厦的楼梯间、卫生间吸烟,地下有烟头,没人制止。”在最近2个月内,北京市控烟协会“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连续接到过13次违法吸烟投诉,目标都指向了同一个地址——位于朝阳区惠河南街的四惠大厦。

朝阳区控烟志愿服务分队队长李华同几名志愿去了现场,然而,别说查看“作案现场”,就连大厦的门都很难进。志愿者们找到大厦物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礼貌说明身份和来意。可对方却并不买账,全程以“领导不在”、“需要协调”等理由推诿、搪塞,不让进门检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40多分钟之后,一名工作人员才姗姗来迟,带着志愿者来到被投诉地点查看。“你们看,什么都没有吧?”

“那时‘战场’确实已经清理干净了。”李华无奈地说,“最后志愿者们也只能口头提醒对方注意。”

像这样“门难进”的场所还有很多,比如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这些单位不向社会开放,通常会以“不方便接待”等理由,直接将控烟志愿者拒之门外。

“今年赶上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公共场所管理更加严格了。对我们来说,‘进门’这一关也更难了。”一位控烟志愿者忧心地说。

有时,志愿者们也会悄悄到一些写字楼、大厦“暗访”。楼梯间的拐角处、卫生间、垃圾桶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处,经常能发现烟头、烟灰;个别没有摄像头的区域,甚至直接就能看到烟民在偷偷吞云吐雾……然而,即便志愿者手握“证据”,很多时候也派不上用场。“物业管理方常常会不承认。”李华说。

尽管屡受打击,但大家并没有放弃。事实上,经过一来二去地“过招”,不少单位也被志愿者们的认真劲儿所打动。有的大厦还主动邀请控烟志愿者进驻,其中就有曾高居控烟投诉榜的望京SOHO大厦。在那里,志愿者们会把劝阻吸烟的技巧传授给物业管理人员,陪同他们一起巡楼检查,还不时开展“绿植换香烟”等控烟宣传活动。

“其实志愿者主要是为给这些单位提个醒,毕竟大厦的环境提升了,才能吸引更多客户入驻,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李华说。

劝阻吸烟“脸难看”

东城区控烟志愿服务分队队长叶润萍今年64岁,作为一名老控烟人,她所在的控烟志愿者团队通常一个月就要处理上百起投诉。多年来,在劝阻吸烟或处理控烟投诉过程中,叶润萍曾不止一次地遭遇过冷眼,更咽下了许多委屈。

“不少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总是对我们有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他们觉得志愿者来就是给他们找麻烦的。”叶润萍说,“有时人家就一句‘不接待’,真是硬邦邦、冷冰冰的。”

有一次,志愿者们接到“有人在居民楼楼道里吸烟”的举报后,到达东花市一个居民小区,结果正赶上一名中年男子在楼道里吸烟。当时整个楼道里烟雾缭绕,非常呛人。

“您好,居民楼的楼道属于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面对志愿者的劝阻,这名男子态度非常蛮横:“我在自己家门口抽烟,碍着你的事儿了吗?”

“这楼里还住着其他居民,大伙不就跟着您吸二手烟了吗?您可以多走两步到户外抽……”

然而,耐心诚恳的劝阻并未得到对方的理解。该男子非但没掐灭手中的香烟,甚至还边抽边出言不逊,直呼志愿者“多管闲事”。

上周,石景山区两名控烟志愿者杨秀芬和马春香在进一家饭馆进行控烟巡查时,直接被饭馆的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推搡出门,每个人后背都挨了两拳。其中66岁的马春香还是一位癌症康复患者,当时她就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出言不逊、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类似的情形,许多控烟志愿者都曾遇到过。

除了不被理解,让志愿者们难过的还有身份得不到认可。

每次去现场处理控烟投诉,志愿者们都会统一穿着印有“控烟志愿者”字样的蓝马甲,并佩戴好胸卡。可尽管如此,志愿者们的身份也时常遭到质疑。

“我们没听说过有控烟志愿者,谁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们是执法人员吗?证件拿出来看看!”“这是伪造的假证件吧?”

有几次遇到刁难,叶润萍心里委屈极了,现场忍不住给区爱卫会和卫生监督部门打电话,希望能帮忙证实一下自己的身份。然而,有时能得到回应,有时电话也接不通。

“大伙都习惯了。说到底,志愿者并不是执法人员,身份缺少威慑力。”叶润萍说,由于志愿者没有处罚权,遇到不讲理的人,往往很难得到配合。

本市控烟志愿者的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从事控烟工作。有时候,志愿者往返一个现场就要乘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如此奔波劳碌,有时却连大门都进不去,更不用说配合。

“控烟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真的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多一点理解与支持。”说着,叶润萍眼圈红了。

执法监督“对接难”

最近,不少控烟志愿者都发现,过去一些管理还不错的控烟场所,违法吸烟现象又开始故态复萌,控烟数据也出现了反弹。

“有些过去控烟做的还不错的饭馆,最近开始直言‘管不了’烟民,大有听之任之的趋势。”李华无奈地说,“没人处罚是违法吸烟现象迅速反弹的最主要原因。”

过去处理控烟投诉时,志愿者会先前往违法投诉现场,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控烟宣教,并督促对方整改。当遇到拒不配合的单位,志愿者会直接将“案子”转给北京卫生监督部门,由执法人员上门进行处罚。可现在,由于本市控烟监督行政执法权已从全市17个专业卫生监督所“移交”至全市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综合执法办公室,也恰恰在这个控烟执法的“过渡期”,一些地方的违法吸烟现象开始愈演愈烈。

“最近北京12345市民热线也接到了不少有关控烟的投诉,这些投诉单都转给了各个街道,但沟通时,对方却表示只能对被投诉单位进行告知,如果想要有效处理,还得向城管部门投诉。”大兴区控烟志愿服务分队一位志愿者说。

“多年从事控烟工作,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愿意跟执法部门去分享,充当他们的‘第一道过滤网’,协助他们精准执法。”李华说,现在本市仍有许多街道尚未全面开展这项执法工作,志愿者们更苦于跟相关执法部门接不上头。“我们总感觉有劲儿没处使,也很担心这些年好不容易积累的控烟成果就这样白白流失。”

“控烟志愿者在日常处理控烟投诉举报时,只能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违法吸烟行为进行提示和告知,如果对方拒绝配合,我们是没有办法的,因为缺少有力的执法后盾。”谈及目前本市控烟检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最近协会一直在尝试对接一些街道,但有些街道则直接表示尚未交接这部分控烟执法工作,有的街道即便有回应,但也仅限于就事论事,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执法队伍;还有的街道正在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总而言之,从目前现状来看,本市控烟行政执法工作确实出现了断档、脱节现象。”

六旬志愿者巡查饭馆员工直接两拳 控烟怎就“不受待见”

链接

北京市控烟协会呼吁:早日形成控烟合力

“控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疫情之后,大家对自己的健康更加关注,北京市已经取得的控烟成果来之不易,希望街道应尽快肩负起控烟属地化管理的职责。“我们拥有控烟微信投诉平台以及专业过硬的志愿者队伍,希望能早日跟街道的控烟执法力量实现对接。”

作为推动北京市控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本市已有超过1.3万名控烟志愿者,他们中年纪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还不到6岁。多年来,志愿者们与违法吸烟行为斗智斗勇,每年服务时间超过180万小时。截至目前,本市控烟志愿者共计处理微信平台投诉22000余起,其中有效处理投诉率高达42.82%……这组数字背后,饱含了无数控烟志愿者的辛劳与汗水。

正如海淀区控烟志愿服务分队副队长徐京美所说,“控烟最后一公里的路不好走,但我们从事志愿服务的心气儿一点也不少,为了大家的健康,为了北京的蓝天,我们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北京市控烟协会供图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污损车牌和正常车牌来回换着用,闯禁行司机一次被记15分 巨型关公雕像被通报,湖北荆州:积极推进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