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东莞652名生态环境专管员走进13个试点镇街,强化基层环境监管力量

原标题:东莞652名生态环境专管员走进13个试点镇街,强化基层环境监管力量

佩戴移动4G执法记录仪、快速检测器、24小时开展巡查……生态环境专管员上岗后,堵住了“监管时间差”漏洞,扫除环境巡查“死角”,试点镇街环境信访案同比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改善。昨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东莞推行生态环境专管员制度试点情况,652名生态环境专管员走进13个试点镇街,强化了基层环境监管力量。

东莞652名生态环境专管员走进13个试点镇街,强化基层环境监管力量

东莞工业企业多,污染源错综复杂,但生态环境监管力量有限,执法力度不强、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难度大。为此,今年初市生态环境局制定生态环境专管员制度试点方案,通过采购第三方技术服务和镇街聘用的方式,在13个镇街开展生态环境专管员试点。生态环境专管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认真学习环保政策、环境监管技能,通过考核后,派驻试点镇街协助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污染源监管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重点时段实施全覆盖监管检查,清除监管死角和盲点,努力打通生态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专管员突出“专业性”,基本都拥有生态环境专业知识;强调“专职”,日常主要开展巡查,发现并反馈污染源,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行动。目前,在试点镇街,生态环境专管员构建24小时巡查机制,通过“机动检查+重点核查”“白+黑”“5+2”“夜间+周末”巡查监管方式,增加非常规时段监管,延长了监管时间,堵住“监管时间差”漏洞。同时,生态环境专管员均配备移动4G执法记录仪,确保全程阳光巡查,通过无人机巡查,扫除环境巡查“死角”,提高巡查效率。

试点三个月以来,随着三方协作模式的不断磨合,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专管员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专职+专业”的生态环境专管员队伍日趋成型,通过试点,至少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果。执法力量更强,执法人员从日常监管、事务工作解脱出来,工作核心回归执法任务,充实了基层执法力量;监管执法力度更大,试点镇街的夜间执法、节假日执法次数、检查企业家数、行政处罚、查封扣押、停产限产、按日计罚等案件办理数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信访案件明显下降,试点镇街环境信访案同比下降10.53%。环境信访案件的减少,侧面反映了环境监管力度的强化,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记者周桂清

相关阅读:
河南一货车侧翻掩压路边捡蒜群众 已致8死11伤 东莞正能量|暴雨夜男子掉进下水道,厚街两名网格员忙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