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退体后自学制作七夕贡案 望牛墩八旬老伯连续十年获“七夕贡案”冠军

原标题:退体后自学制作七夕贡案望牛墩八旬老伯连续十年获“七夕贡案”冠军

▲周金洪老人制作的七夕贡案非常精美图片均由记者付碧强摄

▲周金洪老人制作的七夕贡案非常精美图片均由记者付碧强摄

七夕今宵,望溪河畔“乞巧盛”。每至此日,人们脑海中会浮现“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望牛墩,欲一睹七夕贡案风采。这些独具水乡特色的七夕贡案作品不少出自八旬老人周金洪之手。他在传承与创新中发扬民间手艺,连续十年在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系列活动中获“七夕贡案”比拼冠军。

“我不希望贡案失传。”周金洪说,“如果有年轻人想学,我很愿意教他们。”

/兴趣/

退休后

一头“扎进”七夕贡案

望溪河畔“乞巧盛”,是望牛墩老一辈人无法忘却的记忆。该镇望东村八旬村民周金洪也不例外。他回忆道,“在望牛墩,七夕佳节摆贡案是一项传统活动。过去没出嫁的女孩会一起做贡案,村民们相互串门,看对方做了什么样式。”

十余年来,他一直摸索着将记忆中的七夕贡案变为现实作品。

“我退休之后比较空闲,想找点事情做,多动动脑。我本身对制作七夕贡案很有兴趣,加之村委会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周金洪说。

这一过程中,他得到老伴陈葵旺的大力支持。每年七夕节前,往往是周金洪和老伴陈葵旺最忙碌的时候。他构思七夕贡案的主题和内容后,和老伴一起分工协作制作贡案作品。周金洪说,老伴心灵手巧,帮助给贡案作品中的人物和泡沫上色、设计和制作花纹,让作品增色不少。

“没有人教我,我自学的。”周金洪说,他自小耳濡目染,上手非常快。出于热爱,他一开始制作贡案,便投入十分精力,想着将贡案做得最出彩。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系列活动举办了十四届,而周金洪的七夕贡案作品,连续十年在贡案展上折桂。

/创新/

废弃钢板和泡沫“还原”村貌

创新,是周金洪作品脱颖而出的“利器”。他说,“我每年做的贡案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年都有一个主题,有变化,有创新。”周金洪介绍,一般而言,七夕贡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祭拜“七姐”的贡品,第二部分是主体,用于展示贡案的主题内容,第三部分是鹊桥。其中,第二部分是最能体现手艺人制作技巧和制作理念的,也给周金洪发挥创新能力提供了空间。

2018年,周金洪在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系列活动中,展出了以“时代变迁”为主题的贡案。他的贡案作品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的望东村风貌。他说。“‘村子’里密集的房屋,均由废弃钢板和泡沫制作而成,树木也是由随地捡拾的树枝粘上塑料树叶制作而成。”

“当时好多人围着看,他们回忆过去,寻找自己爷爷的店铺在什么位置……”周金洪说,能够把大多数人遗忘的望东村旧貌还原,引起村民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除用七夕贡案展现民俗风情外,周金洪也把目光放在历史文学长河之中。为了今年的七夕贡案展,周金洪年初就构思好了主题内容,打算把清明上河图和水浒108将搬上贡案大舞台。

▲洪叔正在制作水浒108将泥塑

▲洪叔正在制作水浒108将泥塑

在周金洪制作七夕贡案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一张长窄桌子上正摆放着三十多个泥人半成品,这是未完成的水浒108将。

每年农历五月,望牛墩除了热闹的划龙舟活动,还会公布七夕贡案展的具体举办时间。今年,受疫情影响,周金洪不得不暂停制作贡案。他说,“明年会继续制作清明上河图和水浒108将,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需要弘扬和传承。”

/制作/

闹中取静,一心一意做贡案

临近七夕佳节,记者来到望牛墩镇大涌尾村民娱乐基地,跟随周金洪的脚步,拾阶而上,来到一间简易的工作室,里面陈列着各类精美绝伦的七夕贡案作品。

“太多人过来看了,打扰我做贡案,去年开始我就把手工作坊搬上二楼了。”周金洪说。每年临近七夕,不少学生、摄影爱好者和媒体找到周金洪的手工作坊,请他展示手工艺品和介绍七夕贡案。

望牛墩七夕贡案展中的作品需达到7米长、半米宽,若要完整制作一个贡案,至少要花费三个多月的时间。

每年七夕,望牛墩镇每条村子都会展出自己精心打造的贡案,周金洪代表望东村展出的贡案,颇受人们欢迎。“我做的贡案很少用到现成的玩具,会动的小车都是我自己制作的,装上小马达就可以沿路线行驶了。”周金洪一边给记者展示小马达,一边说道。方寸贡案,是一片天地,惟妙惟肖地展示着“时代变迁”、农耕文化和原始村貌等主题。其中,一花一草,一屋一人,均由周金洪手工制作。“手工制作能较好地从细节处反映主题,作品生动精致,但也意味着工作量的大大增加,为了赶上工作进度,我需要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周金洪说,“我做贡案做习惯了就不觉得辛苦,因为我喜欢,觉得越做越过瘾。”

/传承/

“如果有年轻人想学,我很愿意教他们”

“目前都没有人和我学做贡案。”周金洪不无遗憾地说,“如果有年轻人想学,我很愿意教他们,我不希望贡案失传,我就害怕他们可能不想学。”

乞巧文化在望牛墩源远流长,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文化符号的是七夕贡案作品。近年来,望牛墩加强了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黄衬妍和陈杰芳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乞巧节”传承人。

今年82岁的周金洪曾说,“我做十年贡案就不做了。”这仅是一句“戏言”,十年已过,他依然放不下热爱,依然沉浸在制作七夕贡案的激情中。

记者付碧强实习生陈慧

“十冠王”与一座城——广东宏远夺冠背后的“全国篮球城市”东莞 男生踹伤猥亵女生男子遭刑拘 警方:属故意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