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美家庭”都有独家“光盘秘诀”
8月19日,在市民之家职工餐厅,餐桌上和墙壁上都张贴着提醒不要铺张浪费的标语和宣传画。餐厅提供10元、15元和18元等3种套餐供就餐者挑选。为避免浪费,就餐者购买一个套餐另加5元买一个主菜,就可以供两人食用,米饭可以随时免费添加。据介绍,市民之家职工餐厅为入驻的数十家政府机构的上千名职工提供餐饮服务。餐厅员工称,就餐者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现在食物浪费现象明显减少。
一位就餐者将餐盒里的食物全部吃完,实现“光盘行动”。
记者杨涛通讯员黄琍刘宁摄
餐厅员工清理就餐者吃过的空饭盒,他们称以前几个垃圾桶堆满食物残渣,现在经常是空的。
餐厅的墙壁上张贴着标语提醒不要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是持家美德。三个来自武汉市各区的“最美家庭”,昨天纷纷贡献出了自己家里的“光盘秘诀”。
“一锅两制”
一家三口基本上餐餐光盘
江汉区“最美家庭”胡婧家庭一家三口都是有名的环保公益达人,不仅自己热衷于环保公益,还带动社区一大批居民在社区倡导实施垃圾分类行动。对于他们一家来说,节约粮食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家每顿饭都能刚好吃完。”胡婧说,这都是家里“掌厨大勺”老公曹延召的功劳。
“我们家的电饭煲都是‘一锅两制’,下面做米饭,上面蒸馒头。”曹延召介绍道,他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主食以馒头、面条为主,老婆胡婧是湖北人,主食基本只吃米饭,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也爱吃米饭。为了省时省电,曹延召每天用电饭煲,煮一杯米,上面蒸个馒头,老婆和儿子吃饭,他就吃馒头。如果儿子不在家,曹延召就做两个菜,儿子在家吃饭,他每天会做一荤一素加一盘凉菜,“荤菜以牛肉、排骨这些菜为主,凉菜就算当时吃不完,晚上也能接着吃。”曹延召每周去大超市采购一次,然后将牛肉、猪肉分成小块放冰箱冷冻,如果第二天要做菜,就放冰箱冷藏室自然解冻。
“厉行节约,珍爱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适量采购,不盲目跟风囤积;荤素合理搭配,满足营养而不浪费。少买,常买,天天都吃新鲜菜!”这就是胡婧、曹延召一家的“节约秘笈”。
边角余料巧安排
用对地方都是菜
湖北省武汉市生态环境教育学科带头人朱翠兰在生活上也始终践行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她曾获得“第四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谈及自家的“光盘秘诀”,朱翠兰说,一家人多年来都坚持勤俭节约,“这也是一种环保意识在生活各方面的体现”。
由于工作比较忙,朱翠兰一家中饭和晚饭的主食分别是米饭和面条,晚上的菜稍微少做一些。比如中午做菜用白菜、包菜等炒菜,中间的白菜心留起来晚上下面可以用,包菜梗晚上可以炒干子肉丝。“只要用对了地方,这些边角余料都是一道菜,花菜兜可以泡酸菜,萝卜皮、西瓜皮都可以做凉菜,提高了厨艺,这些都能光盘!”
朱翠兰在做菜时还很注意把控口味的咸淡。“做菜不能太咸,既对健康有损害,也容易吃腻,吃不完的就浪费了。”为了激发家人的食欲,蒸、煮、凉拌、白灼、红烧、炖等烹饪方式,朱翠兰会换着来。“提升烹饪技术,食品光盘不浪费,人间至味在眼前,光盘就在舌头尖!”
按家庭成员的口味配菜
“珍惜每一口粮食”是家风
东西湖区“最美家庭”郭梅仙家庭一直把“珍惜每一口粮食”作为家风,“我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吃东西不浪费,吃多少煮多少,穿衣服是有得穿就不买新的,够穿就行。”
60岁的郭梅仙说,他们一家都没有剩菜的习惯,而她做饭时也会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口味来配菜。平时她和老伴两人吃饭,他们以主食米饭为主,煮一杯半米,配两个素菜,比如莴苣叶子、酸辣土豆丝。如果儿子和媳妇回来吃饭,郭梅仙就会多配两个荤菜,煮两杯米。“年轻人口味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吃肉多些,米饭吃得少。”
而“珍惜每一口粮食”的家风也影响了儿子胡凡、女儿胡枫。工作日的早上,胡枫会早起半个小时炒两个菜带到单位中午吃。
记者朱佳琦通讯员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