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东莞市大气办构建污染防治智能监控平台 “千里眼”上岗阻击露天焚烧

原标题:东莞市大气办构建污染防治智能监控平台“千里眼”上岗阻击露天焚烧

东莞市大气办构建污染防治智能监控平台 “千里眼”上岗阻击露天焚烧

■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可以全天候监控重点区域露天焚烧情况。只要一冒烟,就能抓拍成图,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置(记者周桂清摄)

“经度113.69459,纬度22.95852,东莞联科产业园,发现露天焚烧,请迅速处理。” 7月26日9时42分左右,市大气办依托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迅速向南城大气办负责人发出文图提示信息,辖区内工作人员立即赶往事发地点,十分钟后找到监控平台提示的火点,迅速将火扑灭……

6月23日,市大气办启动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利用高耸的铁塔优势资源,在东莞植物园、水濂山、莞城三个区域,布设三个点位,每个辐射周边2公里区域。通过“千里眼”全天候监控露天焚烧违法行为,构建“发现-交办-处置-反馈”全链条快速反应机制。短短一个月来,自动抓取293起违法焚烧事件,全部及时处置,有效降低区域内污染物浓度。

“一冒烟,就能抓拍成图”

“站得高,看得远,一冒烟,就能抓拍。”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莞露天焚烧一直让人头痛,“四处冒烟,到处焚烧,污染空气容易,但查处却难。”执法人员费尽周折找到焚烧点位,焚烧活动基本结束,或者肇事者早已不见踪影,查处不到具体人员,执法活动达不到威慑力。

但是,露天焚烧危害大。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东莞露天焚烧比较多,各个镇街都有,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焚烧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几乎每天都有。焚烧时间不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推高PM10、PM2.5的浓度。焚烧垃圾时还会产生臭气、烟气、烟尘等有害物质。若遇到空气对流,火苗还容易蹿成“火团”“火球”,引发房屋、农作物的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以前,东莞查处露天焚烧靠“人海战术”,治标不治本。发现疑似火点,再通知社区工作人员或执法人员赶往现场,找到起火点,却不见当事人,抓不到现场,取证难;即便找到当事人,焚烧基本结束,当事人辩解不承认,执法人员只能将火扑灭,没有办法处理当事人,查处难。

今年,“禁止露天焚烧”列入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市大气办强化技术力量,试点建设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采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铁塔的优势资源安装红外视频摄像头,对重点区域露天焚烧情况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与传统监控系统相比,露天焚烧智能监控系统安装在铁塔上,“站得高,看得远”。东莞铁塔行业拓展部总经理那晓东打开手机APP介绍监控系统,“定位精度高、应急调度快、识别能力强”。一旦发现疑似火点,只要冒烟,系统就会自动锁定位置、拍摄视频、截取图片、标识方位,并将信息实时发送至监管人员手机上。

这套智能监控系统还能将疑似火点信息的发生时间、地理坐标、火点强度生成数据库,自动传输至控制中心,为污染防治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7月26日9时42分左右,东莞联科产业园附近发生一起露天焚烧事件,短短8秒钟后,系统自动抓拍的冒烟图片,就发送至监管人员的手机上。“反应时间快、显示位置准,为精准执法提供支撑。”那晓东说。

东莞市大气办构建污染防治智能监控平台 “千里眼”上岗阻击露天焚烧

“一传图,十分钟能灭火”

市大气办工作人员收到露天焚烧图片后,立即转发到工作微信群,并通知相应辖区监管人员,“一般情况下,十分钟内能赶到现场,扑灭火苗,阻止露天焚烧行为”。

7月26日,发生一起露天焚烧事件,社区网格管理员收到警情后,立即驱车抵达现场,赶紧折下树枝,一阵扑打后,火苗被迅速扑灭了。“原来是一位村民,在荔枝园里将散乱的树枝和草皮归集在一起,想通过焚烧化作灰肥。”不料,刚一点燃树叶,在大风的作用下,引起浓密的烟尘,迅速被露天焚烧智能监控系统抓取。

当天10时30分左右,南城大气办在微信群回应“露天焚烧在十分钟内处置完毕”,并附上了相应的图片。

据介绍,市大气办目前在联科产业园、南城迎宾路、花城广场等三个点位的铁塔上安装监控视频系统,每个监控系统可覆盖周边2公里,对区域的秸秆、垃圾、杂草、落叶等露天焚烧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自6月23日启用以来,目前已自动抓取293起露天焚烧事件。从发生火情,到组织人员扑灭,一般在10分钟内完成处置。

事实上,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采用了AI全息影像技术,监测的内容不仅仅是露天焚烧,还可以对区域内的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工业烟雾、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生态环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PC端和手机APP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查看、查询统计、分析研判,为生态环境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拟建3个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

露天焚烧智能监控平台启用以来,三个点位的监控系统,一个月时间内就成功处置293起露天焚烧事件。

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坦言:“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东莞露天焚烧多,需要加强管理;二是群众还是有一定焚烧需求,需要加强引导。”为此,充分构建“人防+技防”的现代化监管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铁塔便利的挂载与供电系统,在重点区域布设高空视频监控点位,形成露天焚烧监控一张网,加大露天焚烧巡查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冒烟,就整治”。

整治露天焚烧,还得疏堵结合。为根治露天焚烧,市农业农村局拟在有关镇街,建立三个农林地树枝等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对全市农林用地产生的秸秆、树枝、落叶、杂草等生物质废弃物实施综合利用。各镇街(园区)将坚持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制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建立可持续的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农林废弃物露天焚烧问题,促进资源节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记者周桂清/文

相关阅读:
湖南衡阳辅警殴打两男孩令其下跪 被辞退并行拘15日 江宁纪委监委:对秦淮河河堤违建涉事9人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