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防疫最前线|东莞25名援非医疗队员在非洲抗击新冠肺炎

原标题:防疫最前线|东莞25名援非医疗队员在非洲抗击新冠肺炎

防疫最前线|东莞25名援非医疗队员在非洲抗击新冠肺炎

■援非医疗队坚守岗位,与当地医护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医疗队供图

由25名东莞队员组成的“广东第三十批(东莞)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于去年7月前往非洲赤道几内亚进行医疗援助,如今已经快11个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截至5月17日,赤道几内亚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超过500例,死亡7例。在此背景下,东莞援非医生也经受着考验,并与当地医护一起抗疫。

当地医生感染,东莞医疗队员核酸检测阴性

据医疗队员、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莫海军介绍,赤道几内亚已颁布了停工停学、限制人员流动、关闭海陆空国境等多条措施,但确诊例数仍然呈增加趋势。

据介绍,目前赤道几内亚感染人群以社区传染为主,溯源困难重重,医院的急诊楼跟发热门诊并没有明确的区域划分。而赤道几内亚全国范围内只有1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有限,离应检尽检的防控要求甚远。

“我们援非医疗队进驻的医院虽然不是定点收治医院,但是,赤道几内亚的首例新冠死亡病例出现在驻点医院——马拉博地区医院。”莫海军介绍,驻点医院也相继有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其中就有驻点医院的科室同事和院方领导。因此,我们医疗队员也面临着风险。”

莫海军介绍,数日前因为同科室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医疗队队员、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眼科医生陈硕接受了核酸检测;两天后,驻点医院的副院长确诊,翻译队员因日常沟通工作与其接触,也被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所幸他俩的结果均为阴性,队员们稍微松了一口气。

在当地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线上讲座

虽然疫情不容乐观,面对高风险工作环境,医疗队员们仍然坚守岗位,与当地医护共同战疫。

莫海军介绍,日前,医院内科病区接收了一名当地女患者,19岁,初步诊断为某种传染病初期,入院治疗多日,治疗效果不佳,且家庭经济困难,长期无力购买治疗药物及完善相关检查,病情复杂且进行性加重,经当地内科医生和医疗队沟通后,援非医疗队领导立即组织了妇科、外科、内科医生会诊。

“考虑患者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免费为该病人提供了部分药物治疗,希望能够帮助她对抗病魔。”莫海军说。

医疗队队员、翻译刘慧玲介绍,援非医生们除忙碌工作之外,也在当地做健康教育、知识分享,5月16日,援非医疗队应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邀请,联合孔子学院开展线上防疫讲座。莫海军和陈金水(市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医生,通过当地社交软件WhatsApp,进行了题为“新冠肺炎防控”的线上讲座。

莫海军从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传播方式、个人卫生防护和就诊治疗、如何隔离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科普了相关知识,并分享了医疗队如何联合当地医院战斗在一线共同抗疫的工作情况。

陈金水则介绍了穴位养生、足浴等几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中医养身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八段锦的养生健身功法,建议民众在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课后,当地学生踊跃提问,两位医生都耐心解答。

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莫海军介绍,自3月14日赤道几内亚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始,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迅速采购防护物资,空运到非,使得队员们得以顺利开展防控工作。

医疗队员、樟木头医院妇产科医生谢晓介绍,她在自我防护的同时,每天指导当地医生和助产士穿好隔离衣、做好一级防护。“我自己在接触病人时也首先询问病人有无外游史,并严格按照国内院感手卫生执行洗手消毒,下班换洗干净衣服回驻地,避免交叉感染。”

“我每次和女儿视频都不敢提起这边已有肺炎病例,但11岁的女儿却每天看新闻了解非洲新冠疫情的情况,女儿知道后,还时刻叮嘱我一定要平安。”谢晓表示,医疗队员们都在勇敢战疫,“我们坚信一定能战胜疫情,平安回国!”

记者李广

相关阅读:
“买它买它”将成声音商标?科技日报解读声音商标注册标准 超百家景区半价、免票揽客,国内旅游市场重振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