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返校复学后,有学生出现心理和学业不适,有什么妙招帮他们?

原标题:返校复学后,有学生出现心理和学业不适,有什么妙招帮他们?

这个超长PLUS假期,已经临近尾声了。自4月27日,东莞首批学子返校复学至今,东莞已有两批学子返校,5月18日又要迎来第三批学生返校。

可是学生经过了长时间的“家里蹲”生活,返校后就真的能马上适应吗?家长要如何才能帮助到我们的孩子呢?这次我们邀请了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胡庆菊给大家支招。

学生返校心理和学业不适,一半求诊学生出现失眠

对于返校复学,胡庆菊坦言,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和学业上的不适应。

在胡庆菊看来,由于受作息时间、学习强度、监管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复学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对开学后具有明显抗拒、焦虑、惊恐等反应。开学后,有的孩子出现了产生睡眠严重失调、食欲明显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反常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确实多了不少学生来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胡庆菊说,就诊的学生有的已经回到校园,有的还没有返校。前来就诊的学生中大多是觉得上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总是犯困,好像没有状态去面对学习。

反映有失眠情况的,占了约一半,“就诊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都有出现这个问题。”胡庆菊说。

精准分析个性化心理辅导,家校协作实现无缝对接

在前来求诊的学生患者中,有的甚至不敢去上学了,“担心成绩下降是他们最大的焦虑,遇到好几位孩子平时成绩排在班里前几名都不敢上学,担心返校后考试成绩下降,老师和家长会批评,影响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胡庆菊说,疫情在家期间,有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闲余时间就玩手机,学习效率下降,知识掌握不牢固,回去考试成绩必然下降。面对返校复学,学生焦虑日增。

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要相互协作,耐心与孩子沟通,不要过多责备。”胡庆菊认为,要靠家校的协作,帮助我们的学生实现长假与复学的无缝对接。

她建议,要“因材施教,精准实施个体或团体辅导。”受疫情影响,学生宅家网络自学两个多月,可能会产生诸如紧张、焦虑、忧郁、恐惧、自卑、失眠、厌学等不同的心理问题。

这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胡庆菊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共性问题可团体辅导,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对个别上课有“多动症”或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为其排忧解难。

有部分家长也出现焦虑情绪,调节好自己平时多跟孩子沟通

家长也不需要太焦虑,“返校复学的不适,一般经过一周的时间,孩子们都可以去慢慢适应。”胡庆菊认为,要帮孩子减压,家长和老师也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在陪伴学生就诊的家长中,也有部分表现出比较焦虑的情绪。“家长也要跟孩子积极的沟通,不要对孩子要求一下子那么高。也要给孩子一个缓冲期,慢慢地去适应,不要一开学就考试,让他们增加更大的心理负担。”胡庆菊说,在刚开学这段时间,老师也不要用力过猛,一味赶进度,应考虑学生的感受,适当给一个心理缓冲期。

“学生返校后,学校和老师给孩子的心理减压非常重要,不可忽视。”胡庆菊提醒,老师和家长耐心地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长时间宅家上网课,现在要返校复学了,学生本身容易心情烦躁,压力无处排解。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烦躁的情绪影响下,更容易做出冲动行为,因此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开学前和开学后,家长和老师都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通过运动帮助孩子减压,帮助排解不良情绪。

在家上网课两个多月,返校后没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要从“天上”网络端到“地下”教室端,家长担心孩子有网络依赖的情况。胡庆菊说,要评估孩子是否存在网络依赖的情况,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如果真的存在网络依赖,就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也不要马上就一刀切,要循序渐进来引导孩子慢慢减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小妙招/

家长老师多鼓励支持,

学生可尝试深呼吸放松法

返校复学后,高考、中考已在逼近,学生难免有紧张焦虑情绪。

胡庆菊说,这段时间家长和老师应多支持、多鼓励孩子。当一个人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和痛苦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同情和安慰,支持和鼓励,这时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就很重要。

比如说,老师适当指出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重新评估审视自己,增加信心。有了信心,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焦虑自然也会减轻。此外,这段时间学生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实在太紧张的话,胡庆菊还有个深呼吸放松方法。同学们找一个安静舒服安全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的吸气,想象肚子就像皮球涨起来,吸到最尽时憋住2秒,再慢慢地肚子用力,经过嘴巴将气体缓慢呼出来。每天坚持做两到三次,每次训练10分钟。

记者李春燕

相关阅读:
高萌预警!云南9只落单领角鸮幼鸟获救助 返校啦,一起快速适应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