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熊孩子在家一个月网游花3万!中消协披露"三大坑"

原标题:熊孩子在家一个月网游花3万!中消协披露“三大坑”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有关网络游戏的消费纠纷更加突出。中消协通过梳理近期有关未成年人网游消费投诉发现,消费者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收费环节无验证三方面。

李嘉/画北晚新视觉供图

李嘉/画北晚新视觉供图

问题1: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人可一键登录

有消费者反映一些网络游戏直接默认使用手机号码就可以登录;一些游戏在关闭弹出的“实名制”提示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可见,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并未切实落实国家有关实名认证制度的规定,未有效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问题2: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免费试玩”诱导低幼孩童入坑

消费者反映一些网络游戏以给未满8周岁的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在没有任何收费提示的情况下,以免费试玩的形式提供游戏娱乐,不知情的孩子在免费试玩几关之后,游戏才突然提示付费才可继续通关。孩子在无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往往毫无意识就直接点击付款,待家长察觉后,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有的数额还十分巨大。

问题3:收费环节无验证,超额充值屡发生

由于未落实实名认证,又未在收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付费行为,未成年人超额充值的纠纷频繁发生。

一位消费者反映其9岁的孩子从2019年开始玩网络游戏,截至2020年2月,先后已经在同一款游戏上花了11余万元,仅今年2月就花了3万元左右。还有一位消费者反映家里小孩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一款网络游戏充值4000元,类似投诉自疫情发生以来已收到多起。

在这些投诉中,还反映出家长对未成年人疏于监管,未妥善管理移动支付账户和密码,对导致消费纠纷和孩子沉迷游戏负有一定责任。

中消协为此提出,网游经营者应完善用户实名注册系统,并在用户每次登录游戏时均核验其身份,确保注册账号与实际玩家身份一致。对于未成年人玩家,网络游戏经营者应当有效启动游戏防沉迷系统、支付限制等保护机制。

此外,所有收费游戏应当在显著位置明示收费性质,清晰显示各项收费标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充值人身份,避免未成年人冒用家长名义充值。在消费者支付过程中建议综合采用指纹、面部识别等安全级别相对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并增加未成年人家长同意或者追认的环节,以确保支付的有效性。

中消协同时“喊话”家长:看好你们的交易密码。要督促未成年人实名注册网络游戏账号,合理规划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严格设置游戏内的防沉迷功能、支付功能等。要管理好具有支付功能的APP,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知晓交易密码等重要信息,减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对于家长许可的充值行为,若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支付的,应由家长协助未成年人完成支付操作,并按照要求进行支付确认或者追认。

责任编辑:杨杰

相关阅读:
台媒:台湾“国标舞女王”刘真病逝,终年44岁 睡眠白皮书:“夜猫子”明显增多,疫情期间睡得多却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