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危机心理干预专家:疫情过后尤其要重视哀伤干预

原标题:危机心理干预专家:疫情过后尤其要重视哀伤干预

在这样的疫情中,心理援助工作尤为重要,它要针对社会心态的重建做工作。

危机心理干预专家:疫情过后尤其要重视哀伤干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关于如何帮助疫区人民治疗心理创伤,如何应对疫情后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暴发,《中国慈善家》近日专访了中科院心理所非典心理咨询热线负责人高文斌,以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赵国秋。

高文斌曾是2003年北京小汤山“SARS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项目的负责人;赵国秋则曾受卫健委、公安部等指派带队赴5.12汶川地震灾区、4.28胶济铁路事故及7.23温州动车事故现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用心理援助重建社会心态

中国慈善家:这次疫情对大家造成的心理创伤和其它灾害有何不同?

高文斌:在过去很多涉及公共安全的社会重大事件中,都会需要心理援助,不过之前无论是在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中,影响面都没有这次疫情这么广。不同事件中,影响人的情绪的因素和情绪释放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对于纯自然灾害,大家可能会对救助是否及时有效怀有期望,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但是对于造成灾难的原因,大家都会认为是纯自然的原因,是不可抗拒的。而对于这次新冠疫情,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人导致的。既然是人的原因,公众就会想应该是谁来承担责任,这就会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整个社会的心态。

在这样的疫情中,心理援助工作尤为重要,它要针对社会心态的重建做工作。

中国慈善家:这次疫情导致的心理创伤有什么特点?

赵国秋:1月23日至今,武汉封城近两月,长时间的封闭会产生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情绪障碍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焦虑、抑郁,以及强迫症的加剧。

此外,睡眠障碍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有睡眠障碍的人的比例比原来提高很多。武汉一线医护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比例超过1/4。这次疫情中,有3000多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其中近30名医护人员殉职。他们被称为“白衣战士”,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产生恐惧和各种心理不适。

中国慈善家:哪些人需要心理援助?

高文斌:心理援助主要涉及两类人群,一类是有亡故的直系亲属的家庭,另外一类是在疫情中身体受到伤害或影响比较大的人,他们需要长时间的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对他们的心理援助工作要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一年。

赵国秋:我们尤其要重视一线医护人员,比如在ICU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3000多名死亡病例的家属。如果现在对他们没做好哀伤干预,待疫情过后,当大家都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以后,他们会遭遇一种心理疾病的挑战,即PTSD,中文名叫创伤后应急障碍。

这里有两个案例,一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自杀人数上升两倍多,平均每10万服役的士兵中,就有30人自杀。残酷的战争使一些士兵无法摆脱阴影,这种创伤不会随着他们服役结束而终止。

另一个案例,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一年内自杀率增高1-2倍。北川县的宣传部副部长在晚上12点多写完最后一篇博客,就在自己的家中上吊自杀。青川县的一位农办主任,也是一年以后自杀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出现在整个突发事件过去以后3至6个月。当事人脑海里开始出现血淋淋的场面,以及呼唤救命的声音,等等,这会把他的情绪拉下去,让他感到痛不欲生,到最后实在受不了就可能自杀。

现在我的专家门诊里已经可以看到这个倾向。原来有强迫、抑郁、焦虑、失眠症状的人,经历疫情以后症状有明显的加重,人数增加了,程度也严重起来。这个问题应该得到关注并出台相应预案。”

让基层干部掌握心理知识

中国慈善家:如何推动心理援助工作?

高文斌:要充分动员基层干部,掌握一些心理干预知识。比如,社区实施管控之后,在很多封闭管理的小区中,居委会工作人员和街道干部既是管理人员,同时也是服务人员,应该也是第一线的心理援助者。

心理援助工作的成败不在于我们培养了多少心理医生。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是要不同的机关单位、基层管理干部、人事部门掌握一部分心理援助工作的技巧和知识,并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对接,分级援助。说白了,就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即让社会尽快恢复重建。

中国慈善家:对于这次疫情,心理援助的重点是什么?

高文斌:需要注意人际之间的信任。从我们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单位已经开始复工,人际的信任、人际的距离等很多社会心理的因素需要去疏导。

现在大家不自觉地保持物理距离,无疑会加大人际的心理距离,如何才能恢复到中国人习惯的人际距离,这是工作的重点。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重建信任关系。

中国慈善家:复工复产对大家心理健康有帮助吗?

高文斌:复工复产后,各单位要接过疫情防控的棒,这既减轻基层工作者的压力,也有助于恢复社会秩序。

中国慈善家:未来需要警惕哪些因素?

高文斌:几万名支援医护人员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又要面对新的一些病人,这些病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疏导,未来一段时间,医患矛盾可能会增多。

要做一个中长期的社会复原工作的准备。也就是说,难点和重点都是整个社会心态的恢复的问题。

赵国秋:复工复学以后,要对员工和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人们待在自己家里,尽管是被隔离不能到处跑,但在家里面吃饭、睡觉都是自由的,家里也不用戴口罩。但回到单位或学校以后,单位实行严管严控,会导致恐慌情绪急剧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调整的措施要跟上,学生的注意力要重新集中,工人要有新的行为规范,这些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相关阅读:
头一天的方舱让她揪心:万一谁被感染了,我良心上过不去 专家谈新冠肺炎治愈:轻症不会留后遗症,康复者不具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