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队员宋秀婵收到77岁老大爷送的感谢信本版图片均由医疗队供图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许多人都曾听到过这句话,这也是无数从医者的立志!
在新冠肺炎感染疫情来袭,白衣战士逆行而上,近距离与病毒以命相搏。东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的队员们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在身体承受着各种极限挑战的情况下展开工作,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今日木棉花已开,他日疫霾终消除!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从此国富民强!
就像那位77岁转危为安的湖北老大爷,特意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特意找到我们的队员宋秀婵,要当面念给她听,表达感激之情。
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宋秀婵:
七旬老人给我读了他写的感谢信
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每日都很忙碌。无论工作多么艰辛,医疗队的队友们都用无畏、真诚、智慧与汗水诠释了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温暖救护着每一位患者!
这让我想起市第八人民医院钟柏茂院长的“温暖救护,简约诊疗”理念,它的内涵是把病人当亲人,体谅他,安慰他,帮助他;“把医生还给临床,把护士还给病人”,推崇简约诊疗,用最简单最恰当的治疗方案,精准帮助患者康复,实现至善的医疗效果。
在荆州,我更加深切感受到这短短八字的魅力所在。对重症患者简约治疗,用药方案统一,以氧疗为主,而且大部分患者清醒,能言语交流。但每每与危重患者接触时,无不从他们言语及眼神中感受到恐惧、焦虑、彷徨无助,这时,对于他们来说,人文关怀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3月1日,接到一位已转出重症隔离监护病区患者的来电,这位77岁大爷说有一封感谢信一定要亲手交到我的手里。当我前往病房时,他已经在病房门口焦急等待着,我还没来得及问候,他就向我敬礼,并饱含深情地念完了自己写的感谢信,句句真心,令人动容。
老人家说,“一个月前,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当时,心中十分恐惧,几乎有了不想治疗的念头,但是医疗队的人员鼓励我与病魔作斗战,使我增强了斗争的勇气和信念。在这一个月漫长时间里,医护人员昼夜守候在我身边,嘘寒问暖,送药送水,精心治疗,使我的病情有了转机,脱离了生命危险。”
“由于我被隔离,家里不能来人照顾,生活上的一切锁事,都是由护理人员帮助解决,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老人说,我虽未曾见过你们的真实容颜,但在护理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你们的真情关爱。你们是我的恩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为了抢救患者,你们不顾个人安危,来到武汉,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他的举动,让我感慨万千。细细阅读他的信,更如同阳光般温暖着我的心,我更加相信,我们在专业能力扎实的基础上,对患者有更多的耐心、理解与帮助,人非草木,患者是能体会到的,这些正能量就能得以传播与传承。
一封感谢信背后,是一份爱的接力,我们再苦再累也不怕,因为这里的患者需要我们!
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童感染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叶志威:
“上完今天班战友就能回家见女儿了,真为她高兴”
▲叶志威和“战友”在配药室工作
今天是3月4日,发生了两件事让我特别开心。
一件是配药室里的物品。因为我们分管的隔离重症病房是由原本清空的心血管病房改造而成。突然变成病房后新申领搬进去的物品没来得及进行规范管理,一切都显得较为凌乱。
为了让护士们更加快速寻找到医疗物品,更加规范科室的管理,宋秀婵主任、李琳护士长今天安排我负责对配药室及仪器间进行五常法管理。
利用仅有的资源贴纸、油笔、抹布,开始干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小时过去后,配药室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放置井然有序。
整理结束后,每个从配药室及仪器间走出来的人都能及时找到所需物品。证明物品摆放有序标签显而易见,今天的整理有效。
看到所有的东西都变得一目了然,让人顿感心情愉悦。
另一个开心事就是,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李琳护士长上完今天的班,明天就下线休息了。虽然,近半个月的并肩战斗让我甚感不舍,但看到她下线隔离十四天后,就能回家照顾一个多月未见将要参加高考的闺女,我也替她兴奋不已。我刚来的时候,她曾托我在病房录个鼓励视频给闺女,说着说着她都落泪了!面对医者肩上的责任,她只能选择亏欠家人!祝愿她家孩子金榜题名!
疫无情人有情,同为“有情人”的我们一起共筑美好的明天,期待无声战场硝烟落下。
黄江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仇敏怡:
爱发脾气的“老小孩”被我哄好了
▲仇敏怡在隔离病房看护患者
在荆州的日子,完全没有了星期几的概念,如果不翻日历都不知道今天是几号。来这边十多天了,每次上下班路上依然看不到什么人和车。这是每位湖北人民用着不同的方式在守护这座城市,守护大家。
所有店铺闭关休整,避免人群聚集,这是商家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者在为社区的群众配送农产品,保障他们的生活所需,风雨无阻……
如果说我们是在前线打仗的战士,他们就是我们强有力的后盾。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必胜!
三月伊始,阴雨转晴,一切都向着美好前进。这些天管的都是同一个病人,他是个尿毒症的患者,精神不太好,脾气有些急躁,病情也有些重。每天都是三四个泵维持,每天都要输血。
记得第一天管床时,他有消化道出血,一个早上就拉了三次黑便、尿失禁,我们只能一遍遍帮他清洁。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生病的老人家更像小孩。老人家心情不好也不太配合,我只能像哄小朋友一样哄他,为他做好心理疏导和陪护,向他传递力量,帮助他们点燃希望!
一天天看着他的病情好转,血色素上来了,人也没有那么烦躁了。(记者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