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疫情带来的不止是生命的威胁,还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冲击。
在湖北老家休假的广东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万家和老师也曾误以为自己要感染上病毒,虚惊一场过后,他变身为一名志愿者,用自己的专业和切身经历,辅导他人做好“心理防疫”,为广大群众戴上“心理口罩”。
“惊魂”的普通感冒
万老师腊月二十八从东莞回到湖北老家和父母团聚,在武汉工作、生活的哥嫂也同日返回老家,那时候武汉还没有封城。大年初一凌晨两点左右,万老师被哥哥的呼喊声惊醒,原来是他哥说自己感觉浑身乏力,还有点咳嗽,觉得自己得了新冠肺炎。
作为密切接触者,万老师也很害怕。幸运的是,两天后哥哥的咳嗽、浑身无力发冷等症状消失,全家人心头的石块暂时落下。尽管是虚惊一场,但是全家人依然采取了14天的自行隔离观察。
积极参“战”,为他人戴上“心理口罩”
这种近乎“生离死别”的虚惊一场的经历,让万老师深刻地感受到,疫情之下,肯定有很多人会产生焦虑、恐慌、抑郁、悲伤等情绪,需要心理援助。正好学校心理学与行为医学实验中心主任谭健烽博士提议组建心理援助志愿团队,万老师马上报名参加。
在线上有人跟万老师说出自己的恐慌。万老师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求助者,让他们知道焦虑和恐惧是正常反应。
随着咨询人数的增多,在疫区为他人戴上“心理口罩”的万老师成为求助者的“定心丸”。(记者覃志杰通讯员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