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战疫前线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武汉结下过命交情

原标题: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武汉结下了过命交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特派记者董天晔发自武汉)

2月3日,上海援鄂医疗二队的领队李晓静带我参观了金银潭医院的好几个病区。来自上海的35名护士分布在金银潭医院的十个病区,他们从来到武汉的第一天起,就成为和武汉医护人员并肩抗疫的战友。

每天往返于金银潭医院北二、北三的病区与驻地之间,但这间医院别的地方我却从没有去过,就如同武汉这座城市于我一样,在这里生活了十天时间,却依然是神秘而陌生的。

在金银潭医院的北四病房,我见到了来自上海的护士李冬青。她告诉我,和她一同当班的除了武汉本地医生护士,还有来自广东和福建的援助医疗队成员,大家在一起工作,很融洽,也很开心。刚开始来武汉的时候,因为不能跟随大部队的那种忧虑和害怕,在上班的第一天就因为同行间天然的亲近感而彻底消除了。

奋战在一线的护士团队

奋战在一线的护士团队

我想起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非常时期,搏击之时,也最能够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不假思索地紧紧站在一起,互相依靠。也许,在这场大疫过后,这些日夜在一起,培养出过命交情的护士们,从此在远方就有了一个常常记挂心头的姐妹兄弟。

金银潭医院“联合国”病房的情况,让我想到了这些天来,一起并肩战斗的媒体小伙伴。他们来自东方卫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澎湃新闻。毋庸置疑,随队出征,大家是各家媒体的代表,多少会有相互较劲的竞争关系。但是,在战疫的前线,天天一起抢新闻,一起找线索,在信息共享基础之上各显神通,我们最终形成了一个甚至可以互相帮忙拍摄采访的共生态。

并肩战斗的上海媒体团队

并肩战斗的上海媒体团队

我们相约,回上海以后,要给电视台的叶老师女儿当英语老师,要给澎湃的罗妹妹介绍男朋友,还要去电台盛老师崇明的三层大“豪宅”里尝一尝农家菜。我们相互激励:每天继续拿起手中的“武器”,继续勇敢战斗下去。

相关阅读:
不戴口罩闯地铁?媒体:自我放纵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在线学习成刚需 “停课不停学”面临什么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