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木兰”套壳,科研打假不妨引入人工智能
近日,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国产编程语言“木兰”被质疑套壳Python引发热议。经该所道德委员会初步调查,“木兰”系所内员工刘雷创办的中科智芯研发的集成化产品,其开发包中包含了Python开源编译器,却对外声称“完全自主”,存在欺瞒与虚假陈述的科研不端问题。而对其初步处理是停职检查,编译实验室负责人也被责令作检讨。后续仍将深入调查,并公布处理结果。
科研或学术不端的原因多种多样,急功近利、意欲早日出名获利的心理动机,是个重要因素。为此,有人有意造假,有人则是试探性造假。但在如今信息互通互联、“技术帝”遍布网络的背景下,那些“贴牌”或“套壳”技术的翻车实属必然,甚至是很快就翻车——之前“汉芯1号”从产品发布到被曝光造假经过了4年,而今木兰从高调称“完全自主”到被定性为“科研不端”只用了4天。
如今,中科院对此进行了初步处理。而要让类似事件绝迹,在学术打假上或许可采用更多手段。
此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伊丽莎白·比克曾质疑我国学者多篇论文存在图像造假问题。当时她提到,可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打假”——在过去5年里,比克已花将近5000个小时来“纠察”论文,如果应用AI软件效率就会提高很多。事实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正在尝试利用AI系统来打假。“论导师崇高感”之类文章,如是现在过审,很可能会被AI的火眼金睛识别出异常。
而以“木兰”为例,虽不是学术文章而是一种编程语言,但它在多大程度上照搬了Python语言,对于AI来说应非难事。因此,长远来看,AI和人工相结合的审核方式,在“学术打假”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对学术不端的处理,除了零容忍外,还需对造假的打击更为严厉。比如美国,一旦对不端行为的指控被查证,责任人在一定年限内将不得参与任何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从18个月到10年不能获得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也不能在美国公众与卫生服务部设立的任何咨询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任职。其身份信息还将在研究诚信办公室网站上公示,以供查询,直到处罚到期才会撤销。当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者还会有被开除公职甚至判刑的处罚,而后者是迄今最为严厉的惩罚。
比较起来,我国处理学术不端似乎偏轻。2017年1月1日实行的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考虑到不同的调查机构其处罚权限不同,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方式。如,项目承担单位可对行为人做出“记过”“降职”“辞退”等处罚;科技部可以“终止项目,收缴剩余项目经费,追缴已拨付项目经费”,甚至“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等,但仍不足以彻底震慑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针对“木兰”造假事件,如今相关单位目前做出了“停职检查”的处理。接下来,会否有进一步处理,最终处理与造假蒙混过关后获得的利益是否相称,也值得观察。无论如何,为了防治学术造假,都有必要在事前审核与事后处理上多下些功夫,别让急功近利者污染了整个科研群体的形象。
张田勘(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