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晚喝了16万茅台的国企,董事长原来穿着件“马甲”
来源:北京青年报
核心学术刊物《冰川冻土》,因为一篇花式拍马导师、师娘的“论文”而出圈。大部分人都觉得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徐中民这么干,肯定有着极强的功利驱动。但我还是很疑惑,他很早就是博导了,而且发这篇“彩虹屁”文章时,他的导师程国栋院士都已经退休两年了。如果真是出于“精致利己”的目的,那这样做是不是成本太高了?
看过他的几篇文章后,我发现他也是个特别爱“出圈”的人。研究生态环境你就好好研究吧,他非要硬往哲学圈钻。什么阴阳五行纯粹理性,他都得旁征博引一番,但又缺乏扎实的人文学术训练,生生把自己搞成了野生哲学家。
不管真实的徐中民究竟怎样,这件事反映出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存在巨大漏洞,确是真问题。这样一篇肉麻的文章,竟然堂而皇之登上号称要几审几校的学术期刊,怎么着也算个丑闻。在一些小众的研究领域,少数几个领衔专家就能掌握圈内学术话语权,恐怕是这种现象的主因。如果徐中民的拍马并不是出于直接的功利目的,而是某种职业氛围之下的自我内化,那就更值得深思了。
出圈这事,徐中民是大张旗鼓地出,而有的人是蔫不唧地出。最近深圳市纪委监委曝光一起国企大吃大喝的严重违纪问题。深圳市光明区建设发展集团,在年终述职会后大排筵宴,80多名参会人员光茅台就喝了16万元,还都是市场上不常见的1.3升包装的。调查拍摄显示,晚宴开始时光明建发集团负责人张某致辞称:“我们喝的是高兴的酒、快乐的酒”。看上去他们似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仿佛从来不知道有八项规定这回事。
光明建发是家什么企业,这位负责人张某又是何许人也呢?官方资料显示,光明建发集团是光明区属最大的国有企业,于2017年1月成立,是由辖区8家企业整合而成。新闻可能是为留个面子,没有报道负责人张某的全名,但这么大的企业一把手的名字岂能查不到。董事长张国玖,无疑就是所谓“负责人张某”,而他也是个有故事的人,还是惊心动魄那种。
对新闻记忆深刻的人,可能还记得2015年年底深圳发生的那次建筑渣土滑坡事故,这次悲剧共造成90多人死亡。当时张国玖正在事故发生地任职,职务为光明新区光明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事故调查报告中,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88人里张国玖排在第一位。调查指,张国玖未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未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撤职处分。
此后,直到这一次事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被建议撤职的工委书记原来换了个“马甲”,又悄然成了区内最大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我们不是说受过处分的干部就一定不能再次启用,但是对重大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干部复出,一定要有严格的考核评价,确保其已经改过。同时也应该向社会公布启用的理由和程序,不能使党纪政纪处分成为“避风头”的手段,不能时过境迁之后,这些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又端起了高兴的酒、快乐的酒。
光明区称,已经免去了张某光明建发集团董事长职务。张国玖在已被免职一次的情况下,为何对党纪党规仍然漫不经心呢?这里面既有国有企业监督的问题,也因为第一次处理不够严肃不够透明,教训不够深刻,但也有积习难去的原因。
在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下,不管是官场还是职场,敏感问题往往不能按照规则在台面上解决,而总是要在某些私人或半私人场合,以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去化解。即使没有敏感问题,似乎人们也觉得只有喝点酒,才能使团队融洽,尤其是对于光明建发这样一个刚刚由八个企业糅合到一起的公司。喝一场“高兴的酒,快乐的酒”,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酒,尤其是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茅台酒,成了一种“润滑液”。这种独特的功用,使得它稀有并被一路追捧。贵州原副省长王晓光甚至做起了茅台生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茅台价格的畸高,正是规则不彰所催生的灰色需求。
在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下,不管是官场还是职场,敏感问题往往不能按照规则在台面上解决,而总是要在某些私人或半私人场合,以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去化解。喝一场“高兴的酒,快乐的酒”,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酒,尤其是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茅台酒,成了一种“润滑液”。这种独特的功用,使得它稀有并被一路追捧。贵州原副省长王晓光甚至做起了茅台生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茅台价格的畸高,正是规则不彰所催生的灰色需求。
严肃的学术期刊,明明有着严格的刊稿机制,但不知怎么就成了献媚的舞台。因为重大事故被撤职的干部,三两年后又成了手握百亿国资的董事长,却谁也不知道经过了什么程序。那些人所关心的事情,不在办公桌上开诚布公,却在酒桌上谈笑风生。看上去坚硬如铁的规则,为什么有的人轻轻一碰就能拨开?暧昧不明的潜规则,为什么效率却这么高?为什么只有当醉到找不着北的时候,人们才能走进彼此的心灵深处?
被倒进下水道的年份茅台,会给我们一个酱香弥漫的答案么?
责任编辑: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