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让菜园子对接“菜篮子”

本报12月29日讯(见习记者马誉嘉通讯员陈创淼陈勤)28日上午,在海口统历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在大棚里,绿油油的菜地里种满了茼蒿、韭菜、小白菜、菜心等蔬菜,农户们忙着收菜打包。为做好“两节”期间保供稳价工作,秀英区通过免费发放种苗、探索蔬菜供销新模式等方式,满足市民需求。

据了解,海口统历岭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550亩,实行集体建设、分户管理模式。“为了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我们购买了100亩茼蒿、小白菜等价值5000多元的种苗,免费发放给大家。”据海口统历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光益介绍,该合作社通过加强生产、合理分配蔬菜种植量等方式,保证了蔬菜源头稳定供应。目前,海口统历岭蔬菜种植合作社日供韭菜、茼蒿、菜心等叶菜类蔬菜2至3吨,青椒、泡椒等椒类蔬菜6至7吨。

“我们正在筹备将合作社的蔬菜直供小区,让新鲜蔬菜从田间地头供往市民餐桌。”洪光益告诉记者,他计划通过田间打包、凌晨送货、小区直供、一天一送的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确保市民买到价格实惠、质量保证的新鲜蔬菜。预计该模式将于十天后投入使用,首批投放地点在文博府小区和海秀花园。通过不断加强合作社与市场沟通对接,探索供销新模式,让农户的菜园子对接市民的“菜篮子”。

相关阅读:
《六连岭英烈陈维新》 纪念册发行 抽打拧脸倒抱女生 浙江龙港老师体罚学生已被停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