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四川煤矿透水事故营救奇迹:13名被困矿工全脱困

原标题:见识丨80小时奋战,13人全部脱困!“12.14”透水事故营救奇迹背后的考卷与答案

四川煤矿透水事故营救奇迹:13名被困矿工全脱困

12月18日6时左右,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13名被困矿工陆续升井。

很多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词:生命奇迹。

经过长达80个小时的奋战,救援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这场与死神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当我们重新复盘这一营救行动并深入了解矿难背后的复杂真相,大家才会真正理解这“奇迹”二字的分量。

教科书般的营救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分析来看,在爆炸、塌陷等事故发生瞬间受到伤害和死亡的矿工只占伤亡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大多数被困矿工是因为无法及时升井或逃离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

矿难发生后,按照传统办法,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救援人员下井,顺着巷道搜寻被困人员。现实中,种种险情,如顶板冒落堵塞巷道、透水及带出泥石淤积堵塞井巷等情况,使得救援工作无法从矿井正常通道进入。这时,通过地面垂直钻孔进行救生的方式就成为必然选择。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发生在智利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营救。

2010年8月,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营救,历时两个月,深掘地下700米,33人全部获救,创造了人类矿难应急的世界历史。

智利是如何做到的?简而言之,智利充分运用了先进技术设备,让营救行动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的运行”。

首先,要让人“活下来”。矿难发生后,被困矿工既要面对生理折磨,也要经历心理恐惧,封闭的地下环境恶劣程度不亚于宇航员面临的环境。

饥饿、寒冷、疾病无时无刻不萦绕着他们。为了让被困矿工恢复体力、维持营养,智利营救人员设计了一种名叫“白兰鸽”的救援器材。“白兰鸽”工作原理相当于气体导管,能穿梭于地上和地下,装入诸多宇航员级的补给品,通过通风管送到矿工处,送去食物、通信设备和衣物,每天往返40次。

这就实现了食物补给、通信需求和物资保证,防止了抑郁和疾病。

接下来,就是将人“救出来”。智利使用了当时国际先进的大型钻井机开凿救援通道,起重机吊装搭载舱救人。救生舱内又装备有供氧系统、内置音视频通讯系统和逃生设备,对外能抵御爆炸冲击、隔绝有毒有害气体。

在救援通道被拓宽后,它从700米深的地下依次搭载33名矿工升井,被困矿工进入舱内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地面。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等主要矿业国家,矿难救生舱已经广为使用,是重要的井下应急救援装备,用于矿难发生后保护被困矿工。

回顾智利矿难救援的这一经典案例,固然离不开政府的应急响应和积极行动,但背后对全球先进技术设备的充分调度和使用更为关键,而这些科技装备和相关治疗方案,又源自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智利使用的顶级起重机是中国制造——重达400吨的三一SCC4000履带起重机,其中一套救生舱曾被运到上海世博园的智利馆展出。

可见,这是合作搭台,科技唱戏的成功案例。《华尔街日报》如此评价:“智利救援公式,75%的科学,25%的奇迹”。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回到我们这次的成功救援。综合救援指挥部等相关部门的系统分析,本次矿难中,被困的13人全部存活,除了外部科学施救、加紧施救之外,有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井下被困人员经验较丰富,被困期间,轮流打开安全帽上的矿灯,以确保洞内保持光源,在漫长的等待中大家保持了信心。

第二,被困人员熟悉井道地形,灾难来临时选择了生存几率最大的逃生方向。被困人员逃生到地势比较高的独巷,且有相对充足的空气。

被困人员下方有个低洼处且有斜坡,水是漫上去的没有冲击力,给被困人员预留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空间。

此外,被困人员没有走散,为一次性营救奠定基础。而人员是否集中,也是前期救援指挥中心最为担心的焦点之一。

第三,巷道内温度维持在24摄氏度左右,为大家保存体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殊的启示

当然,也有很多悲剧。在20世纪震惊世界的矿难有:英国威尔士矿难439人死亡、法国科瑞尔斯矿难1099人死亡、日本九州方城矿难死亡687人、南非科布鲁克矿难435人死亡、印度丹巴镇矿难375人死亡……

作为矿藏开采和利用大国,我国矿山地质构造复杂,加之过去技术水平不高和管理问题,地压、瓦斯等引发的矿井坍塌、透水、爆炸事故等险情频发。

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在总结当年的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经验时,提出要加快救援基地和救援技术装备建设,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救援技术和经验,特别是要加快大型救援装备的研发、储备和合理布局,加快井下“救生舱”设施、井下人员定位和通讯系统等的推广应用。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使用的钻机都是小直径,其打出的通道只能用于与井下人员沟通、递送食物和小型设备等。

此后,我国不断加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入,大直径钻孔机就是其中的关键投入。在2015年12月的山东平邑重大石膏矿坍塌事故中,矿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事发后持续塌陷,救援通道几乎完全被堵住,地面大口径钻孔救援方式,成为救人唯一选择。

此次救援通过打通小口径“保命孔”,将食物、保暖衣物、药品、照明工具等千余件物资投给被困矿工。与此同时,大直径钻孔机施展拳脚,打开的大口径“救命孔”为投放救生舱创造了空间,失联矿工全部获救。

从2007年安徽繁昌县阳冲铁矿坍塌事故救援过程中,采用 DKL雷达探测仪探测矿工被困位置;到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中,使用救援机器人和音频探测设备;再到2015年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中,运用大口径钻孔……我国救援理念和技术设备大踏步升级,为日后的矿难救援,无论是坍塌、爆炸,还是透水、火灾等,创造出一条条新的救援渠道。

有一组数据显示,1949年建国之初,全国煤矿事故死亡73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历史最高峰值22.54;1994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历史最高峰值7016人;1997年,煤矿重特大事故达历史最高峰值95起。2018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333人、重特大事故2起、百万吨死亡率0.093,分别比历史最高峰值下降95.3%、97.9%、99.6%,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通过回望矿难救援的国内外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基本的规律,救援历史的界碑以技术和理念的进步为节点,推动人类在面对灾难的不确定性中,获得某种确定性的希望。

当然,对救援奇迹的总结擦拭不去矿难的泪水。再科学的事后救援,抵不上更严苛的事前预防。

相关阅读:
研究生疑因奖学金引发矛盾被同学捅伤 警方回应 遛狗遭横祸 美国女子被400米外飞来轮胎砸中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