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心血管患者2.9亿,中科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中西医不是死对头应是好战友”
《2018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2.9亿。近日在沪召开的“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交流会暨岳阳医院心脏中心启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表示,中西医两种医学绝不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共同携手对抗病魔,中西医可以成为“好战友”。
数据显示,在2.9亿现患心血管疾病人群中,冠心病约1 100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万、心力衰竭 450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万、高血压 2.45亿。我国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由此可见,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中西医并重关爱心脏,陈可冀教授在全国作出了杰出表率。1956年,27岁的陈可冀响应“西医学习中医”号召,来到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头扎进中医世界。他实现了用西医眼光观察局部,到用中医眼光认识整体的蜕变。
1970年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一年后,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成立,陈可冀代表西苑医院加入其中。团队翻阅无数古籍发现,在西医眼中,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在中医眼中,冠心病则属血液不通的“血瘀”。此后,他带领团队尝试将中医活血化瘀的思路运用到冠心病的治疗中。
记者了解到,20世纪60年代前,活血化瘀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妇科疾病,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少。陈可冀与同道郭士魁开始尝试,先从16本著作,8980种中药中,筛选出150种活血化瘀的药物。根据疗效成分不同,首次将活血化瘀药物分为三大类,进一步遴选出35种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1981年,陈可冀所在的西苑医院与阜外医院、同仁医院等几家医院,展开了国内首次中医药临床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最终由五种中药,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的冠心2号方,成为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的创举。十年时间,活血化瘀治法治疗53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效率从70%,提高到88%,此后活血化瘀成为全国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治法。“现在是我国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期,我愿意与大家一起为中医药事业继续做出贡献。”交流会上,陈老如是说,“中西医并重已取得可喜成绩,并将再创辉煌。”
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探索多学科为一体化的中西医结合特色,可以创新一套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模式。岳阳医院院长周嘉教授介绍,作为全国中西医结合领域排名第一的医疗机构,岳阳医院今年以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为核心科室成立心脏中心;临床同时以心脏病为抓手,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采用内外科联合治疗方法,通过病证辨治,探讨心脏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评判。上述改变,有望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脏病防治水平。
交流会同时举行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岳阳医院分中心、岳阳医院心脏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据悉,岳阳医院是上海唯一家拥有国家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卒中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的“五心医院”。周嘉透露,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及长三角心肺康复联盟盟主单位,下一步医院将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中西医并重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责任编辑: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