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杨智宽教授:防近视要增加户外时间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杨智宽教授:防近视要增加户外时间

■东莞首批云夹数据监测呈现儿童用眼状况

“防控近视强调一增一减,一增就是增加户外暴露的时间,一减就是减少近距离用眼。”应邀来莞开展专题讲座的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教授如是说。

上周末,由市医学会眼科分会指导、东莞爱尔眼科医院主办的“科学近视防控名家大讲堂暨东莞市青少年用眼习惯监测大数据启动仪式”如期举行,为市民送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近视防控知识讲座。

寒暑假反成近视高发期

“大家都觉得,暑假孩子的眼睛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但实际上,大数据报告显示,周末、寒暑假反而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杨教授介绍。

究其原因是因为放假期间,很多家长白天忙于上班疏于监管,孩子无节制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同时家长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导致孩子会出现用眼疲劳、视力明显下降等。

他重点讲到了青少年近视成因,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遗传因素,父母近视的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大;另一种是环境因素,持续性近距离用眼、缺乏有效的户外暴露时间、环境光照度不足等是环境因素。

每天要有两小时户外时间

那怎么来防控呢?杨教授强调,“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是一个综合防控过程。除了需要家长的配合参与外,还需全社会参与,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等,这些都是基础。”

同时,也需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比如增加户外暴露的时间,尽量每天有2个小时,每周最少10个小时。另外,还要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年龄越小就越要重视,如2岁前杜绝电子产品,2岁之后要少用电子产品。”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扶城宾同样表达了这一观点。他提到,想让孩子不近视或者控制住当前的近视度数,主要在孩子行为干预上下功夫,规范好孩子的用眼习惯。“防控孩子近视,第一个就需要多去户外活动,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担心晒黑,而不愿意带孩子出门。”

此外,他也建议,暑期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用眼,比如,近距离视物要大于33cm,20分钟就可以休息下眼睛远眺等等。“此外,家长选择暑期兴趣班时,可以选择一些可以户外进行的活动。”

发现近视后及早干预

杨教授还说,家长不能忽视儿童的近视,提前发现、尽早治疗,是及时预防近视、控制孩子近视度数增长的关键。

“建议在孩子未近视或者近视初期就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包括近视危险因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10多项与视力屈光发展相关的项目,通过科学的眼健康检查和眼科医生诊断,制订适合孩子眼睛情况的预防、矫治方案。”

另外,后期控制也很重要。“青少年由于还在发育,目前能够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孩子发展成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安全方法之一,就是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需要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必须要去有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

数据监测青少年用眼习惯

在讲座上,爱尔还正式公布了《东莞首批云夹大数据监测报告》。“云夹”智能护眼设备能够对佩戴者的阅读时长、户外运动时长、阅读距离、阅读角度、阅读光照、手机电脑使用时长等进行监测。此前,爱尔征集了一批近视青少年免费试戴这种智能护眼设备。

“从2019年7月5日至8月7日,针对100位年龄为5-14岁的东莞儿童、青少年试戴云夹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平均数据显示,这批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形势严峻。如近距离用眼距离平均为29厘米、用眼时长149分钟、阅读光照为105LUX、户外活动有效时长为17分钟,相对于标准为33cm、用眼时长≤2小时、阅读光照≥125LUX、户外活动时长≥2小时等最低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记者还了解到,“东莞市青少年用眼习惯监测大数据”项目已正式启动。(记者钟晨文/图)

相关阅读:
文明实践“文艺轻骑兵”走进东山 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母乳喂养”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