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枚琥珀内包含40多个生物琥珀中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
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的封面上,是一张菊石的图片,而其所属的论文作者,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博,论文题目是《缅甸琥珀中的菊石》。昨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王博表示,这块琥珀来自于一位私人藏家,研究所是从私人藏家那里借来这块琥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这篇论文。而在以后,这位收藏者不能将这块琥珀转卖给私人,只能捐赠或出售给博物馆,同时在专业研究人员研究这块琥珀时需提供方便。
琥珀内生物清晰可辨
通过琥珀的清晰图片,琥珀内包含的虫子、螺壳等生物清晰可辨。这块琥珀长33毫米、宽9.5毫米、高29毫米,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其中却包含着40多只古生物或古生物的遗骸,“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螨虫和昆虫,但是最珍贵的,还是那个菊石的壳”。
王博说,菊石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而琥珀是由天然的树脂形成的,一般来说琥珀包裹的动物都是陆地上的,像这次能够包住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在琥珀中发现菊石是非常罕见的,“一般菊石在化石中出现比较正常,但是没有遇到过在琥珀中发现菊石的情况”。
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
王博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块琥珀虽然只有一个吊坠般大小,但里面的生物却对研究古代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根据研究这块琥珀所写的论文《缅甸琥珀中的菊石》能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更能够说明它的价值。
“菊石是生活在泥盆纪至白垩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它演化非常快,具有年代意义,可以进行断代的判断,我们通过三维重建等分析,确认这个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王博说,“同时,我们研究了这块琥珀中的动物,分析出来它们当时生活在海边的热带森林,有一点像现在的多美尼加沿海地带,这块小小的琥珀对琥珀埋藏学和白垩纪森林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了新的见解。”
对于这块琥珀,王博也有一些小遗憾,“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菊石的壳内已经有很多沙粒,这说明这块菊石被树脂包裹时已经死亡,如果在包裹的时候是活体,就能够保存下来菊石的软体,这个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
化石来自私人藏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块琥珀来自于一位私人收藏者,是他之前从一家私人博物馆那里买来的,购买的时候,大家都认为琥珀中包裹的最大的生物是蜗牛,而不是菊石,而在琥珀中包裹蜗牛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这类琥珀的价值也在“万把块钱”。
王博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位收藏者之前曾经有过多次和研究所合作的经历,“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为了让显微镜或者科学仪器更抵近研究对象,经常需要对琥珀进行打磨,很多琥珀是属于个人的,琥珀的拥有者不愿意把琥珀给我们,我们不能强求,只能作罢,但是这位藏家和我们关系比较好,愿意提供帮助,我们也没有对琥珀进行外部的破坏。”他说,“确认琥珀中的物种不是蜗牛而是菊石,这块琥珀从经济价值上来说,可能增长要至少10倍以上了。”
不过王博表示,对于研究者而言,他们更看重的还是琥珀的科学价值,为了保护这块琥珀,他们也与琥珀的拥有者签了协议,未来这块琥珀不能够再出手,只能由这位藏家收藏,或者赠送、出售给有资质的博物馆,同时,有专业研究者或研究机构想要对这块琥珀进行研究,拥有者也要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
文/本报记者付垚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