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冬的龙船头作品受访者供图
有时候,你会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看到黄智冬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迷你”龙船头木雕时,你肯定会赞扬人类的巧夺天工。或许令你更惊奇的是,这些作品出自一位年仅17岁的东莞少年。
黄智冬年纪虽小,但是已经学习龙船头雕刻十来年,他的作品受到许多同行的认可和赞赏。未来,他希望能把这个技艺作为爱好一直“玩”下去,用作品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
■黄智冬受访者供图
幼时与龙船结下不解之缘
黄智冬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万江人,万江的龙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每逢端午前后,在万江的大小河道上,远远便能听闻铿锵的锣鼓声和桡手们的呐喊声,一河两岸,人头涌动,家家户户都去看龙舟。除了龙舟赛,在平时,父亲时常会带黄智冬去看龙舟桡手们训练。每次回到家,他都会用画笔将自己看到的龙舟画下来。黄智冬从小受龙舟文化影响。
小学五年级的暑假,黄智冬在家画龙舟,正好家中有一块木头,就随手拿起来雕刻。黄智冬对记者说,那时没有龙头实物,他就根据自己记忆中龙船头的模样,一点点地雕琢。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雕刻,所以龙船头都是方形的,而龙的眼睛是用胶水滴上去,再涂上颜色,龙角则是用另一块木弄好了形状,而后用胶水粘上去的。但谁也没想到,正是初次的尝试,让他开启了探索龙头制作之旅。
作品受肯定赚到“第一桶金”
黄智冬最初只是把雕龙船头当作兴趣在做,但没想到居然有人愿意出钱购买他的作品。2015年,还在读初中二年级的黄智冬,便收到来自广州的龙舟爱好者的订单——定做一个“迷你”龙船头。黄智冬回忆说,当时他将作品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居然有人看上了,还下了订单。但那时候,他的手艺还不成熟,做的龙船头还不理想。后来,那位顾客又连续订购了3个小龙船头。虽然每个龙头只有50元的酬金,但对于黄智冬这位龙舟爱好者来说,“客户”给了他莫大的肯定与支持。
“有人愿意花钱收藏自己做的龙船头,肯定开心。同时也在想自己的手艺还需要提升。”黄智冬说,他从图纸、材料、做工都一一改良,参考别人做的,加上日积月累的经验,现在他雕琢的龙头作品日臻成熟。很多龙舟爱好者通过微信群聊看见他的作品,便纷纷下订。去年暑假,黄智冬收到10余个订单,东莞、广州等地的都有,龙头的价格也从初始的50元/个上调至300至400元/个。黄智冬就这样通过手工雕刻龙船头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我平时空闲时都是宅在家画图纸、雕龙头,因为自己真的很热爱”。说起龙船头,黄智冬显得非常激动。和同龄人不同的是,黄智冬几乎不打游戏,空闲时间里,要不在家做龙船头,要不就是出门拜访老师傅,了解龙船头的历史由来,细细“品味”其造型特色,然后回家耐心琢磨,手上的木雕活一做便是一个下午,甚至一天。
立志终身“玩”木雕发扬传统文化
雕刻龙船头既是细活,更是“危险活”。一块块平淡无奇的木头,在这位17岁少年的手里仿佛重获新生,拥有了华丽的外衣与鲜活的生命力。长期进行木雕工作的黄智冬手上布满了老茧,有一次的意外更是让他的手留下了永远的伤疤。那次因为他没有拿稳工具刀,食指被划出了一道大血口,被直接送去了医院缝了四针。黄智冬淡定地说,木刺扎进肉中,或失手被雕刻刀划伤是工作中常见的事。每次,他都不在意,包扎好接着工作。
对于每次意外受伤,尽管家人很担心,时常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并做好保护措施,但家人是全力支持他这份爱好。黄智冬说道:“我一直希望能拜访东莞市中堂镇斗朗霍氏龙船厂的霍沃培师傅,后来爸爸还主动陪我去登门拜访。”有了家人的支持,黄智冬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实,越来越顺利。目前,黄智冬还参与到真正的龙船头设计与制作中去,他还受邀参加2018年万江曲艺文化节等活动。
目前,黄智冬就读于东莞理工学校汽修专业。对于未来,黄智冬坦言,雕刻龙头是他的兴趣所在,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到了哪个年龄阶段,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继续“玩”龙头、舞醒狮,了解发扬传统文化,这是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记者肖郅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