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谈身份证交易乱象:身份证虽小 管好事大

原标题:从吴谢宇的30多张身份证谈起丨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咱们都是有“身份”的人,今晚就聊聊身份证的话题。

近日,在逃犯罪嫌疑人吴谢宇归案,据报道,警方在其身上发现30多张不同身份的身份证,几年来,正是借助这些身份证,吴谢宇得以“隐姓埋名”,躲过了警方视线;不久前,有用户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填报信息时,竟发现自己名下有企业,原来,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被他人盗用注册了公司,不知不觉成了“老板”;还有人的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后,被他人用来注册网贷,不断收到催款信息,不胜其扰……

人民日报谈身份证交易乱象:身份证虽小 管好事大

这些事件背后,潜藏着买卖身份证的灰色链条。有记者调查发现,只需花几百元,就能通过一些网络渠道买到身份证,甚至还能享受货到付款服务。这些身份证从哪来?有专家曾推算,我国每年丢失、被盗的二代身份证达数百万张,其中一部分被不法分子收集,在网络黑市上叫卖。卖出的身份证冒用于许多领域,不仅给证件所有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扰乱了公共秩序。2015年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已经明确,买卖身份证,以及带来严重后果的冒用、盗用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属于犯罪。公安等部门也展开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然而在非法需求的刺激下,身份证不法交易始终困扰我们。

如果说法律主要是事后惩戒,那么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则为事前阻断提供了可能。早在2011年,《居民身份证法》就已规定,公民申领、换领、补领身份证时应当登记指纹;今天,我们在许多场合用到身份证,还需要同时进行面部识别匹配。把个人生物信息与身份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幅压缩冒用、盗用者的操作空间。此外,公安部门建设的失效身份证信息系统已经试运行,在一些领域实现了身份证“挂失即失效”。也就是说,不管身份证丢了还是被偷了,只要一挂失,就成了一张废卡,废卡自然不可能再买卖。难怪在舆论场中,大家呼吁最多的,就是尽快全面推行身份证的“挂失即失效”,这样的机制可谓从根儿上解决问题。

人民日报谈身份证交易乱象:身份证虽小 管好事大

但复杂性就在于,治理绝大多数时候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比如,有人发现身份证信息被人盗用注册了公司,而注册地远在他乡,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身份证信息没有完全打通,维权就变得困难。这其中涉及身份信息数据的联通问题。再比如,银行由于关涉公民财产,如果出现身份证盗用,损失会很大,因此最早作为试点实现了身份证“挂失即失效”;但在购买电话卡、购买火车票、酒店住宿等其它需要身份证明的场合,却不见得有动力和需求引入昂贵的技术、接入复杂的系统。也就是说,即使技术已经成熟,但在身份验证一端,却时常要受制于成本与收益的市场规律,不见得能够轻易地在全社会广泛铺开。

甚至有观点指出,不法分子获取身份证的途径不只通过盗取、收集,他们甚至会从偏远地区那些几乎不使用身份证的人手中购买身份证,再进行转卖。这也就意味着,证件所有者永远不会去挂失,“挂失即失效”机制本身就失效了。这部分身份证的买卖和冒用,又该如何被纳入监管的视野?显然,先进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采取方法,才能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有效率、高质量的治理效果。

人民日报谈身份证交易乱象:身份证虽小 管好事大

身份证的管理问题,是反映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个切面。在国家治理中,首要问题就在于充分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对每个公民的身份进行区分和确认。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经济生活,并建立起与人口息息相关的税收制度、福利体系等等。反过来,身份证所承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及其安全性、便利性,更是与每一个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息息相关。管理好一张小小的身份证,考验着我们的治理智慧,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就显得更加重要。

评论君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不止有一张身份证。可能是由于换领新身份证时没有抛弃旧的,也可能是丢失补办后,老的身份证又找到了。据此,老人们会把多余的身份证给孩子一张,以便孩子能在老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帮忙办理事务。也有的孩子会把多余的身份证留给老家的父母一张,以方便父母在家乡帮自己办理需要身份证明的事务。总之,这些看似“不合规”但却很合理的操作,又何尝不是反映着老百姓对完善身份证管理的需求和期待?

这正是:身份证虽小,管理好事大。

文|彭飞

相关阅读:
南京应用技术学校事件:虚假招生下的校名悬案 为让小孩睡觉 俄父母公交车上给孩子灌啤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