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送酒警察”调纠纷解矛盾:11年里送了1000多斤酒

原标题:四川盐边“送酒警察”:调纠纷解矛盾办实事 11年里送了1000多斤酒

封面新闻记者宋潇

吴兴国提着一瓶酒,又出发了。

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类似的场景很常见。作为当地派出所的所长,从2008年参加工作至今,据不完全统计,他自掏腰包“送酒”给群众已达1000多斤,平均每年100多斤。

机器网 www.shi-fen.com

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彝族群众为主,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大家都已经习惯,吴兴国身穿警服,提着一瓶酒,穿梭在山路的情形,还给他取了个外号——“送酒警察”。

机器网 www.shi-fen.com

4月12日,吴兴国提着一瓶新打的酒,往大坪子村一户村民家中走去。

一路上,村民给他打招呼,“吴所长,又去处理事情了吗?”他笑着回应,“是的是的。”

机器网 www.shi-fen.com

2008年,吴兴国在格萨拉派出所参加工作。

辖区内多为大山,派出所位于海拔2600米的格萨拉乡政府旁边。

2009年的时候,一位村民家中两夫妻吵架,吴兴国前往调解,刚开始,村民对他很是抵触,“他们不理解,觉得我在多管闲事。”

吴描述,当时他也不是很清楚为何会遭遇“闭门羹”。后来,一次偶然的想法,他打了一瓶白酒,再次前往村民家中进行调解。

机器网 www.shi-fen.com

几番交谈下来,他发现自己意外打开了夫妻俩的话匣子,“其实也不是意外,我早该想到,酒体现的,是我的诚意。”

11年工作,吴兴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与彝族群众和谐相处的独有方法。

禁毒宣传、法治宣传、户籍登记、调解纠纷……每每遇到有事情要处理,村民们都会想到吴兴国。

工作期间,他绝不喝酒,即使是下班了,也很少喝。

机器网 www.shi-fen.com

机器网 www.shi-fen.com

机器网 www.shi-fen.com

但彝族人民素来有着“有酒便是宴”的习惯“,吴兴国便利用他们遇事喜欢“酒上说”的特点,为了拉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便于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线索、调解大小纠纷矛盾,每到彝族家中走访时,吴兴国也总不忘打上一瓶酒。

机器网 www.shi-fen.com

渐渐的,酒起了作用,也增加他和当地村民的凝聚力。不管春夏秋冬,吴兴国的“送酒之路”总是风雨无阻。

责任编辑:张申

大学生登山发朋友圈"敢问路在何方" 消防紧急救援 四川西昌堆放废弃木材场地发生火灾 火势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