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初中生一言不合就出走 专家:家长要把孩子当客户

原标题:初中男生一言不合离家出走,专家:家长要把青春期孩子当客户

小陈骑着自行车离家出走。

小陈骑着自行车离家出走。

钱江晚报2月28日报道,27日下午3点,距离临安初中生小陈回到家已经过去了15个小时,期间他只吃了几口早饭,一直在沉睡。

谁也不知道小陈离开家的近六十个小时里,他骑着单车发生过什么。我们只知道,有一位父亲,有这样一家人,还有很多之前和小陈并不相识的人们,不停地在寻找。

一个男孩的出走,一场全城的寻找,在温暖和幸运背后,同时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

就在小陈被找到的当晚,临安救援队又接到一则求助信息:一名初一女生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出走。幸好,凌晨时分人在学校被找到。

留下一封信

16岁男孩骑着自行车离家出走

看着小陈沉睡的面容,父亲周先生觉得恍惚,这几天他已经不记得接过多少个陌生电话、跑了多少个派出所看监控。

他只知道,有很多人在支持、帮助着他们一家,帮着他寻找16岁的儿子。

事情的起因是2月24日那天凌晨的几句责骂。凌晨三点多,起来上洗手间的周先生看到小陈还在看动漫,就数落了几句。当时小陈没有和父亲争执,回到了自己房间。

第二天一早,周先生和妻子到自己家汽修店上班。中午,小陈妈妈回家喊一双儿女吃饭,哥哥小陈没在家。下午,依旧不见小陈踪影,妈妈在家里找到了他留下的一封信。

小陈在信中说,他喜欢漫画是因为羡慕漫画中的主人公很优秀,即便一开始平凡最后总归能成功。他还提到家长每天只谈工作,谈到自己的时候也只是学习。“我早就受不了了,但想到你们,我还是决定坚持。只是无论怎么努力,结果永远不会使你们满意。”“爸爸妈妈我走了,别找我,就让我一个人好吗。”

周先生一家慌了神,赶紧报警,并向临安当地的救援队求助。

全城都在寻找

但这个男孩好似躲起迷藏

这一找就是近六十个小时。小陈从临安区青山湖街道的家里骑着自行车出发,没有带手机,家人也不知道他带了多少钱。

大家只能通过路面监控视频,偶尔出现的身影来估摸行动轨迹。

刚刚离开家的时候,小陈先是往北到了横畈一带,又往西到了高虹镇。不知怎的,快到太湖源镇的时候他的身影消失了。

担心小陈一时犯傻想不开,公安、救援队彻夜搜山寻找,山路、水沟,高虹镇上的网吧、医院一处也不敢落下。

后来消息传来,在余杭径山一带有监控拍到小陈的身影。

2月24日晚上10点多,小陈出现在杭州中山医院附近;再后来,杭州庆春路、清泰街、之江路清江路口、过了钱江三桥……

2月25日2点35分,小陈曾试图骑车上高速,但是在位于机场高速转杭甬高速收费站被收费员拦下,五分钟后出现在萧山区瓜沥镇新凉亭。

父子俩在小超市重逢抱头痛哭。

父子俩在小超市重逢抱头痛哭。

小陈再一次失去踪迹。

上虞小超市再相逢

爸爸和儿子都哭成泪人

这三天,周先生说不知道儿子是怎么过的,反正大人几乎都没睡,一直奔波在路上。迟迟不见哥哥回家,11岁的妹妹也哭了好几回。“爸爸在找你,早点回来。爸爸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平安就好。”很多次,周先生这样说。

2月25日晚上9点多,小陈的妈妈还在绍兴柯桥一带沿着大路寻找。突然一个陌生的电话响起,一声“妈妈……”然后就是沉默。

是儿子的声音!妈妈眼泪下来了。原来,当时小陈骑车到了上虞的一家超市,找老板借了电话打给妈妈。

周先生从萧山瓜沥,妈妈从柯桥,沿途寻找的亲戚、在萧山区新街派出所待命的民警、救援队员,纷纷赶往上虞。

当晚十点多,周先生见到了儿子,他抱着儿子嚎哭。一个父亲三天来的牵挂和着急,尽在这哭声中。一直哽咽的小陈,看着随后赶来的母亲,也放声大哭。

随后,周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孩子找到了,已经在车子上了。这两天谢谢各位!没有你们,我都支持不下去了。”

“安全到家就好。”周先生说还没问小陈这两天经历了什么,“只希望他能好好休息。他太累了。”

要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当成“客户”

杭州青悦社会工作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宋健男也关注了这则新闻。

“我留意了这个孩子的年龄,1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这样的状况有一定的普遍性。” 就小陈离家出走这件事,宋健男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攻击行为”。有些内向的孩子会自责、自我否定、伤害自己,还有些外向型的孩子会做出攻击行为,比如欺负同学、和父母对骂等来进行发泄,“无论孩子是何种性格,家长都要学会与孩子共同合作,沟通对话,达成共识。”

在宋健男看来,导致青少年离家出走等极端事件发生,主要是家长和孩子双方沟通信息不畅、互动发生障碍、缺乏对青少年成长特点的理解,以及必要的心理情感支持等原因引起的。

“每一个极端行为的背后,都是酝酿了许久的情绪准备。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是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宋健男说,“要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当成‘客户’,不能只是作为家长要求他什么。”

也就是说,不闻不问要不得,包办同样不妥。比如造成孩子和家长之间矛盾之一的课外补习,首先要和孩子讲明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同时父母要试着“授权”给孩子自己选择,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被人尊重,家长需要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对话。

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学校的教育同样不可缺失。宋健男呼吁小学高年段应该补上这样一课,“青少年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即如何和他人通过沟通、谈判、合作来解决问题的人际交往能力。

来源:黄伟芬、符栩潇/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记者走进市法援处,体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日常 西安最强大脑售票员:1年为乘客荐换乘方案近2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