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猜呈沉”“飞麻鹰” 你玩过吗?

广州文化拾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自然有一方流传的民间儿童游戏。有人担心,“呈沉糯米叉烧包”和“氹氹转菊花圆”这些曾经脍炙人口的游戏童谣,已渐渐变成尘封在岁月里的时代回忆。别担心,有人已身体力行,向自己记忆中的歌谣和游戏注入生机和活力,传递给下一代。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除署名外)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广府“捉迷藏”

“捉迷藏”可以说是所有人的童年回忆,不需要特别的道具,只要商量好一个区域范围,就能和几个朋友玩到妈妈喊“开饭”才愿意回家。在广州,“捉迷藏”有很多的叫法,“摸盲盲”“伏匿匿”……它们是同一种游戏吗?玩法有什么不同呢?

花式“猜呈沉”

“呈沉剪,呈沉包,呈沉糯米叉烧包。老鼠唔食香口胶,要食豆沙包。”“猜呈沉”是粤语版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也叫“包剪大”。其中,“石头”手势在粤语中称作“大”,五指合拳,状似铁锤;“布”的手势在粤语中唤作“包”,延伸为“叉烧包”“豆沙包”。

“呈沉”二字有段古昏君奸臣百姓恨

关于“呈沉”二字的来历,历史记载不多,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认为,“呈沉”的正确写法应是“澄鋹”,分别指南汉奸臣龚澄枢及后主刘鋹。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刘鋹,他从17岁继位到降宋的14年间,对国事漠不关心,还任由其宠信的宦官操纵朝政,胡作非为。他觉得群臣有自己的家室,不会尽忠,只愿相信太监,所以当时大臣要先自宫才会受到重用。因此南汉开国时,太监只有300多名,到刘鋹就位时,太监已猛增至7000多人,刘鋹统治后期,太监竟有2万人之多。

刘鋹有个非常宠信的太监,叫龚澄枢。在刘鋹的宠信下,这人一直做到骠骑大将军,后又改授上将军和左龙虎军观军容使,掌管南汉国军权。龚澄枢获重用时,在广东一带横行霸道,搜刮民脂民膏。最终,南汉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灭。刘鋹投降后,将责任完全推给龚澄枢,宋太祖就将龚澄枢斩首,而赦免刘鋹的罪,封恩赦侯。

相传,百姓恨极刘鋹、龚澄枢二人,于是就在二人的名字“澄”“鋹”前,加了一个“搋”字,恨不得把二人当面粉团那样搓揉,还发明了“搋澄鋹”的酒令。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简化为“猜呈沉”的广府游戏童谣。

西关版“猜呈沉”与炸咕噜肉有关?

“咕噜咕噜一,咕噜咕噜二,咕噜咕噜三,准备开炮打敌人。”在以“猜呈沉”为基础的众多游戏中,“咕噜咕噜”的歌谣最为人熟知。

玩的时候需要两人相对,双臂横在胸前,双手手指抱拳,边唱着“咕噜咕噜”边随节奏让双拳在胸前滚动。唱到“一”时,立刻伸出一只手指,然后继续“咕噜咕噜”滚动双拳,唱到“二”便伸出两根手指,唱到“三”伸出三根手指。在唱完“准备开炮打敌人”后立刻从包、剪、大选择一式,按照“猜呈沉”定胜负。输的人要伸出手掌,获胜的人可以打对方一下。

根据梁达编著的《西关童谣儿戏》,这个游戏相传出自清咸丰年间。当时,在西关大富商蔡文源“环翠园”的家里有一个女佣,她善于做炸咕噜肉,又被叫“咕嫂”。她常常带着园中的小孩玩耍。在一群小孩当中,有一个特别不听话,“咕嫂”为了带他费尽心机,但却收效甚微。有一次,这个小孩发脾气,躺在地上哭着不肯起来。“咕嫂”随口唱出炸咕噜肉时的唱词,“咕噜咕噜一,咕噜咕噜二”。不料这样一唱,小孩竟然不哭了,“咕嫂”便跟小孩玩起“咕噜咕噜”游戏,逗得他开怀大笑。从此,凡有孩子发脾气,“咕嫂”就跟他们玩“咕噜咕噜”的游戏,这个游戏从此流传开来。

“蛇仔彪”街头炫盲拳被小孩学成“摸盲盲”

“摸盲盲”是基础版的“捉迷藏”——用手巾蒙着双眼,伸出双手去捉人。一般先用猜呈沉确定一个输的人做“盲公”,以手帕蒙住双眼,倒数“三、二、一”之后,大家跳开,“盲公”就可以伸手捉人。一旦捉住,“盲公”就可以打开手帕,轮到被捉的人做下一轮“盲公”。

据《西关童谣儿戏》记载,相传,这一种玩法出自清宣统初年一个盲人家的孩子。在西关西华路,有一个拳师,年轻时武艺超群,到了年老时,忽然双目失明。于是他闭门闲坐,将自己平生所学的功夫细细加以琢磨,半年之后,竟创出一种追声夺人的“盲拳”。后来,他儿子“蛇仔彪”得了真传,常常蒙住双眼与人打赌。每逢他开赌,总有不少人围观。只见个人站在10步开外,三声之后,“蛇仔彪”疾步而出,闻声而追,一手将其人擒住,丝毫不差。“蛇仔彪”因此在武林中很有些名气,“盲公拳”也渐渐得到武林的认可。后来,西华路不少小孩学着玩,渐渐成了一种游戏。

“捉迷藏”升级“伏匿匿”要躲得好还要跑得快

“伏匿匿”则是升级版的“捉迷藏”。《西关童谣儿戏》详细记下了“伏匿匿”的玩法,与“摸盲盲”相比,它不需要蒙眼,但游戏规则更复杂,有“盘口”基地,还有口令和歌谣。记者小时候也只是玩过简化版,但至今记得放学后夜色渐降,自己躲在暗处还没有被找到时的洋洋得意和怦怦心跳。

首先,玩“伏匿匿”最好要有五六个人以上,人越多越好玩。大家先“猜呈沉”,猜到最后一个即是捉人者,捉人者必须独自取墙的一个部位,叫“盘口”,并把头埋在墙上,不准偷看左右,口中唱着“伏匿匿”的歌——“一就预备,二就匿埋,三就开盘,四就嚟到,砰到算数”或者数50个数。

当捉人者唱歌时,其余小孩要快速找一个隐蔽处躲藏起来——阴暗的墙角、房柱或花丛下都是好去处。捉人者唱完歌后,就会到各个角落搜索,一旦找到人,就要立刻喊“砰”。被“砰”到的小孩,会立刻冲出躲藏处,与捉人者赛跑,看谁先到“盘口”。若被“砰”的小孩能先到盘口,则还不算输。

其余的人,当捉人者一离开“盘口”,即使没被发现,也会试图避开捉人者的搜寻跑出来,只要他们跑到“盘口”,伸手一拍墙,喊出“啁”的一声,就不算输了。也就是说,捉人者如果要赢,必须“砰”中一个人,还要跑得快,比“砰”中者早跑到“盘口”。被人“砰”中的输者,要充当下一轮的捉人者。

案例:

本地幼儿园“变废为宝”建立“广府游戏俱乐部”

在采访了多位广州本地幼儿园教师后,记者发现,广府民间儿童游戏的传承和推广,也许要比人们的想象更为乐观。多个幼儿园的案例表明,“广府文化进幼儿园”不是口号,而借助了“广府游戏街”“迷你行花街”等活动来推进。

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有一个“广府民间游戏俱乐部”,墙面上贴满了民间游戏的图片和玩法示意图,摆放着“挑棍”“打橄榄核”“拍纸皮”“跶木屐”“跳皮筋”“弹弹弓”“踢毽子”“碌铁圈”“飞麻鹰”等民间游戏所需材料。

“民间游戏往往比较简单,一根绳子、一块手绢、一根树枝、几块石头、几颗榄核都可以用来玩,与当今教育所提倡的环保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幼儿园教师邓娟红说道。“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即使废旧物品制成的玩具,自己也能探索出新的玩法。”

幼儿园教师因地制宜,创新传统民间游戏。如广府民间游戏“打橄榄核”原来的玩法是:两人为一组,各执一颗橄榄核,其他的橄榄核全都放在织布上面的圆圈里,然后两人通过“猜呈沉”的方式定出先后,轮流用手中的橄榄核砸向圆圈里的橄榄核,橄榄核被谁击出圈外就归谁所有,谁拿到的橄榄核多为胜者。

邓娟红把游戏推广到幼儿园大班时,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把橄榄核分成两份,一份涂上红点、一份涂上绿点,游戏时游戏者各选择一种颜色,然后轮流用手中的橄榄核砸向圆圈里对方颜色点的橄榄核。若孩子们已经掌握10以内的加法,教师还可以在橄榄核上点圆点或写数字,变为数学游戏。

面对年龄较小的孩子,邓娟红则降低游戏的难度。如玩“点脚斑斑”的民间游戏时只要学会念广府童谣《点脚斑斑》就行。游戏时,孩子们坐在地上把双脚伸出来,一名游戏者负责点脚,玩时边点着每个人的脚掌边念唱“点脚斑斑,斑去南山,南山有竹,北山有木,一托竹,二托木,托去西村搭牌楼,托去东村起大屋”。当念到“屋”字时落到哪个孩子的脚上,哪个孩子就要把脚掌往内一缩。几轮下来,剩下那个还伸脚的人为胜者。

建议:

开展岭南本土文化游戏

需提升系统性与科学性

在创新与推广广府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有什么障碍?一份小范围的广府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传承与运用的调查问卷表明,虽然有86%的幼儿园教师曾组织过幼儿进行广府民间体育游戏,但受访者了解广府民间体育游戏途径居第一、二位的是同伴和长辈,82.18%的教师没有找到组织广府民间体育游戏的固定教材资源。

广东省委机关幼儿园教务主任程艳认为,当前幼教领域在开展岭南本土文化、本土游戏的教育上仍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要将岭南游戏融入幼儿的生活,使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接受本土游戏、本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才能真正播下岭南优秀文化的种子,使之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专家:

不必机械复制民间游戏

留出空间让其自然生长

广州的街头巷尾,有多久没有响起“氹氹转,菊花圆”的童声歌谣?有多少孩子从来没有玩过或听说过“打纸角”“咬蔗须”“趷跛跛”“飞麻鹰”这些传统游戏?在岭南文化研究者饶原生看来,在物质获得极大丰富的现代生活方式里,广府儿童游戏日渐式微,也许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像“打纸角”“咬蔗须”“飞麻鹰”这样的游戏,大多流行在物质缺乏的时代,“就地取材做玩具,怎么顺手怎么来”。现在,光是手机游戏就包罗万象,“社会已经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饶原生认为,推广优秀的广府儿童游戏,仍有重要意义。广府儿童游戏有两部分,一是朗朗上口的童谣,二是不拘泥于场地与人数的游戏方式。无论是童谣的内容还是游戏方式,都是世代相传,且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是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认识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途径。比如游戏童谣中“氹氹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就点出了端午这一传统节庆的文化内容。

为了推广广府儿童游戏和童谣,政府和民间都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提倡创作粤语新童谣。“比较可惜的是,部分作品往往过于注重意义,而缺乏孩子们喜爱的鬼马、机智的色彩,缺乏传唱的生命力。”饶原生说。

在高层立体式的住宅楼房代替平房大院、兴趣班培训班代替街头玩耍的今天,孩子们要找到玩“捉伊人”“伏匿匿”的空间和时间实属不易。但饶原生相信,只要留出时间和空间,孩子们爱玩的天性甚至能帮助成年人突破日渐疏离的都市邻里关系,重构社区来往。他认为,人们不需要机械地复制历史尘埃中的儿童游戏,但为当下仍生存着的广府儿童游戏注入生机和活力,仍是这一代人的责任。

参考书籍文献:

梁达编著《广州西关古仔之四:西关童谣儿戏》;

邓娟红《广府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创新应用》;

程艳《岭南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陈欣《南汉国史》。

地铁建设六马路站建医疗疗养综合体 11岁男孩“打赏”女主播 三天花掉爷爷4万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