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免费午餐 温暖之家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番禺区石碁镇有这样一家长者饭堂:凡60岁及以上老人、残障人士、失能人士,不分户籍,都可进门免费午餐。据了解,该餐厅前年11月18日开始运营,至今已提供了45000多人次就餐服务,餐厅建设和日常营运所需的费用开支主要来自公益机构募捐和社会捐助。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蓝态爱心环保餐厅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市莲路永善村段75号,孔老师是这家免费餐厅的公益项目负责人,也是长期义工,她告诉记者,“餐厅已运行了400多天,节假日也不休息,在很多老人心中,这里早已成为他们的家园。”

每天上午9时30分,老人陆续赶来,站在餐厅门口的志愿者热情地搀扶老人入内。餐厅很宽敞,有五六百平方米,划分为就餐区和活动区,活动区设有休息桌椅、播放设备。“这里经常举办健康知识、传统文化讲座,老人们很喜爱,餐厅充满欢声笑语。”孔老师说,长者餐厅每月还不定期为老人义务剪发。

记者了解到,来此就餐的主要为附近永善、南浦、官涌几个村的老人,孔老师说:“刚开始运营时一天只有30多人,现在每日可服务120多人。”此外,一天还有10多名老人需要志愿者送餐上门,“送餐服务也是免费的。”每日餐食为“四菜一汤”,秋葵、芦笋、香菇等应有尽有。在做法上,也以适合老人的“软熟”为标准,就餐杜绝一次性餐具,且提倡“不剩饭”。

在该免费长者餐厅里,志愿者和老人互敬互爱,温暖相处。孔老师告诉记者,南浦村有一对独居老人,阿婆陈金今年90岁,阿伯张次辉今年88岁,“餐厅刚开业时,阿婆驼着背骑自行车来就餐,还会打一份回家给老伴吃。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几乎每天中午都来就餐。”去年中秋前,阿婆好几天都没来就餐,让志愿者们很担心。“我们几名志愿者找上门去,才发现阿婆摔了一跤,手受了伤,不能骑车出门。”孔老师说,从那一天开始,志愿者就为两位老人送餐上门。

去年上半年,该长者餐厅获颁“长者饭堂”牌匾。值得一提的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投资,位于爱心餐厅旁的番禺区图书馆蓝态分馆也即将开馆。

发起人:面向社会募捐筹得善款运营餐厅

据了解,作为广州民间发起的一项“温暖老人心”的敬老项目,该餐厅由公益组织——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运营。该基金会秘书长张华介绍,去年8月,基金会与其他机构共同发起了“蓝态爱心环保餐厅”公益项目,面向社会进行募捐,筹得善款61万多元,这次所募集资金主要用来餐厅建设、食材采购及日常运营。

至于具体费用支出,每顿餐食一位老人标准为8~10元,按目前用餐人数预算一年费用需要40多万元;餐厅面积600平方米,租金30元/平方米/月,一年共计21.6万元;3名餐厅厨师和帮厨,人均补助3000元,一年共计10.8万元;水电费每月3600元,一年4.32万元等。“去年12月8日,我们筹得善款747万元,这些钱将部分用于解决后续运营费用。”张华介绍,同时,餐厅还得到很多爱心人的支持,目前,每个月已有多位企业家固定向餐厅捐赠资金和物品。

此外,餐厅能顺利开办下去,离不开志愿者热心帮助。“我们建立了一支600多人的义工队伍,大家每天会在义工群里自发报名接龙。个别日子义工不足时,来吃饭的老人会主动加入义工队伍,让义工精神传递下去。”

番禺区:

设老年人助餐配餐点84个

番禺区户籍人口9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12.9万人,占比13.8%,但番禺区登记在册外来人口达127万人,实际服务管理老年人口数目和潜在压力都不小。目前,番禺区共设置社区老年人助餐配餐点84个,服务覆盖全区16个镇(街)的所有社区和村,最大可供餐人数达15400人,每天就餐人数3400多人,社会化运营的助餐配餐点有70个,占全区配餐点的83.3%。

长者配餐服务多样化

1、依托辖区内养老机构组建长者饭堂模式:如沙湾镇利用当地敬老院的厨房资源,实行集中配送;又如钟村街由钟村敬老院饭堂负责给设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长者饭堂送餐。

2、依托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组建长者饭堂模式:这是目前多个镇(街)长者配餐点适用的选址模式。

3、选聘餐饮企业购买服务配送模式:如钟村街由广州酒家利口福集团负责给7个配餐点送餐。

4、选择合适地点建长者配餐厨房集中送至就餐点的运作模式:如桥南街的自主营运饭堂,既方便安全监督,也有利于标准化管理,能有效避免饭堂外包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5、社会资金办配餐点运作模式:如石碁镇永善村的蓝态配餐点,长者食堂建设和日常营运所需的费用开支主要为社会资金,每天中午不分户籍为长者提供免费餐食。

6、扶持农村饮食店进行定点供应模式:如洛浦街共设立2个长者配餐点,由政府与符合干净、卫生条件的农村饮食店合作,实行社会化运营。

相关阅读:
恶意欠薪 小心入狱 女子被压摩托车下过路司机抬车救人